宋代汝窑精品价值如何?

敖国旗敖国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很多人问有关汝窑的问题,基本上问题都是围绕“汝窑”两个字展开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 汝窑 。(全文3814字,阅读约需9分钟)

关于汝窑的起源,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两种: 一说是汝州说 唐代武德年间,在今河南平顶山市汝州市区北20公里的汝河镇小川村附近有一座龙兴寺,寺内有座宝塔,塔基有五层砖砌的底座,被称为“五层塔”。五代后周显德初年(公元954—956年),在后周世宗的支持下,在汝州一带建起了青瓷窑场。由于这里曾经烧制过祭祀用的青瓷器皿,所以又被称为“汝器窑”或“汝窑”。

另说法是北汝窑说 宋《渑水燕谈录》载: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难于堆垛,故别烧上器等物……” 北宋时,定瓷产量很高,品质也很好,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表面有一层“芒口”(类似现代陶瓷的茶杯茶盏大多口沿会留一圈白边,俗称“芒口”),不适合叠压烧制,这样对成品率影响非常大。为了防止“爆渣”(因为宋代覆烧工艺还不成熟,如果温度过高或者压力过大都会导致瓷胎破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爆砖”或者“炸砖”),工匠们需要不停地检查修正产品,劳动强度非常大。

据说当时在定州从事烧造青瓷的工匠,个个头上都带着一个类似于今日矿工所戴的安全帽,就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频繁地要查看瓷胚受热程度,以防“爆炉”,这些安全帽叫做“看火帽”。 如果“看火帽”坏了或者来不及更换,就必须在生产的时候离开工作岗位,直到完成烧造,否则就有可能被高温无情的火焰吞没。 所以,这“汝窑”很可能是在规避定瓷“有芒”缺陷的基础上新建的窑场,可能是位于汝州,也可能是位于北方的某个地方。 无论是汝州说还是北汝窑说,其实都有一定的证据,只是现在没有更为直接的资料和实物能够证明汝窑的来源,所以这个问题恐怕就只能是一个历史悬案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种青釉瓷器,汝窑的确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位列五大名窑之首。 据元代伊士珍著《秋涧词序》记载: “汝器,古铜色,有纹如鱼子,谓之鱼子纹;薄如纸,细如丝,轻如烟,称如发,光滑如缎,艳如丹砂,黑而有光泽,暗而有纹理……。” 从文献记载来看,汝窑瓷器表面的纹路很有特色,像是鱼籽一般,而且质地细腻、轻薄如纸、坚韧如丝,颜色还有粉青、月白、天蓝等多种颜色。除了传统的青釉之外,汝窑还烧造出所谓的“乳浊釉”,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琉璃釉”,这种釉料颜色呈淡绿发黄,似流膏滴漓,清亮明润。

根据宋朝人自己的评价,汝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从现存的文物来看,汝窑瓷器确实相当精致完美,在制作工艺上也颇为讲究。比如为瓷器“梳妆”的上彩、描金工艺就非常精致:先用颜料写出纹饰,晾干后再用金箔拓印。虽然后来出现的景德镇窑五彩、珐琅彩等彩烧工艺更加华丽精巧,但是汝窑这种“先染后绘”的方式却自有一种独特的大气。

当然,汝窑也不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比如因为青釉中包含少量的铁元素,所以在光照之下,青釉表面会有一些光影变化,也就是被宋代诗人张耒称之为“青浮玻璃光”的现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主要标志之一。 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细微差别,才成就了后世对于汝窑无可替代的经典印象: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宋·文同《歌元夕》 “雨过琴书静,天高鸿雁飞。”——宋·苏轼《送杨孟容》 “雨过行云散,天清月未升。”——宋·蔡襄《雨后行园》 “晓云舒瑞,晴光潋滟,芳野醒香。正绝幽邃处,细风弄影,轻拢素抱。”——宋·赵长卿《满庭芳·春景》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溶溶夜。”——宋·辛弃疾《木兰花慢·七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