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适合打什么颜色?
在翡翠行业中,经常用“种”、“水”来形容翡翠的品质好坏,而“色”这个概念则没那么明确,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正”、“浓”、“阳”、“匀”这几个方面来观察和评判色彩的好坏。 这些评价颜色的词语看起来比较抽象,其实很容易理解。其中,“正”就是指不含任何杂色,即我们常说的“纯正”,含“正色”越多越“正”;“浓”是指浓郁、饱和度高,像浓淡适宜的画一样有层次感,又有点像水彩颜料中覆盖力较强的浓染料,“阳”就是鲜明、明亮的意思;“匀”则是均匀、一致的意思。
我们在评价一件翡翠的颜色时,往往是结合颜色分布的面积与位置(即“阳”和“阴”)以及上述六个字来综合评价的。比如一块翡红色的翡翠,如果它的红色分布面积广且鲜艳,我们就说它“红得纯正”或“红得不俗气”,如果它红的艳丽而明媚,那就可以用“浓艳”来形容了——当然,这块翡红色的翡翠就不可能达到玻璃种的级别,其种水一定差不了太多。
除了以上因素外,影响颜色质量还有光线的强弱和光源的色温。不同光线条件下,同一块翡翠有可能出现颜色不同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光致变色”现象。 在自然界中,各种植物都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可见阳光对于生物的重要性,人们将阳光象征性地画在商标上。
和济优质答主翡翠颜色一般有红、绿、紫、黄、白五个基本色,还有由两个以上基本色交融而成的杂色。如黄绿叠加而成的油青色,绿、紫交融而成的春带彩、福禄寿等。翡翠颜色有色调和浓度之分,色调指色彩的相貌,在白光下肉眼所观察到的颜色景象。浓度指颜色的深浅程度,一般可用极浓、浓、中、淡、极淡5个级来表示。
翡翠的色调有多种,每一种色调又有浓、中、淡等浓度变化。在商业习惯上,常将不同色调翡翠再按其浓度变化予以适当的形容词来命名,有翡色、朱砂红、藕粉红、蛋清绿、祖母绿、苹果绿、菠菜绿、蓝绿、微青、油青、蕉叶黄、蜜蜡黄、沙金黄、铁锈黄、灰白、象牙白、月光白等等。其中祖母绿、苹果绿、沙金黄、蜜蜡黄、蛋清绿等色翡翠质量最好、价值最高,因此特别受到青睐。
由于翡翠颜色杂,不易得到颜色纯正、色调一致的高档品种,因此人们为了提高翡翠的美观,改善其颜色效果,增强装饰性,使其颜色与成品造型及雕刻图案更为合理协调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配色。最一般的是配色底托,使翡翠与金银制品相协调,给人以华丽之感,或与玉、石雕摆件相协调庄重凝厚、相得益彰。如一些玉雕茶具、餐具,配以翡翠装饰件作托,相互映衬,更见美观。
还有些翡翠,用金或银镶嵌包镶成花牌,或做成别针、胸针等工艺品,色彩斑斓,金碧辉煌。还有些图案造型雕刻件,为了使翡翠颜色与之相协调,给人以和谐自然的感觉,常采用绿色翡翠作荷叶、竹叶、芭蕉叶、葡萄藤等图案造型;藕粉红或桃红翡翠作海棠、牡丹、茶花等花朵图案造型,蛋青绿色雕龙,黄色翡翠雕老虎,紫色或翡色雕蛇、小鸟等动物,形成色彩艳丽,争奇斗妍,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装饰品,使人乐于观赏,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