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一块钱值多少人民币?
1906年的四川铜元十文,当时一个劳动力的月收入是150文左右(《清史稿》记载“民贫,岁入仅够食粮”),一斤米大约两角钱,也就是说一枚铜元大约是现在1毛钱,1元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元钱。 1929年是民国十八年,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1元人民币大约可以兑换300枚东北币(满铁发行、以战前日本货币为基准的伪满洲国货币)或40枚关金券(国民政府发行的黄金储备券,与法币等值并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或者说等于今天的30元或者40元。
当然,由于东北和关内经济差距较大,在东北地区这300枚东北币或40枚关金券大概可以买到20斤大米或者是10斤猪肉。 1935年以后,由于法币政策失败,国民政府开始发行货币供应量极大的法币。到1937年时,中国通货总量已经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了33%,而同期世界各国的货币发行量平均只增长了不到4%。到了1947年,中国的通货总量已经高达21亿,比十年前增加了10倍。 如此巨量的法币投放市场,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急剧下降——按官方统计,1克黄金约可兑换法币2000万元,但实际情形远不止这些——到了1947年,1克黄金只能折合成法币1.8万元。
1947年的一块钱大致等同于今天的一毛钱。 以上数据都来自于各年度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