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都印了什么?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民币要印钱
答:我告诉你吧,货币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 价值尺度(Purchasing Power)和交易媒介(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而印制钞票就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把过去发行的人民币收回来,然后换成等价的物质财富(可以是债券,国债,也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其他国家的钞票),这个过程就叫“印钱”;反过来,你用商品和劳务换取这些物质财富,再把它们兑换成钞票,就是这个过程叫“花钱”。
2. “印钱”的规模怎么控制
答:前面说了,货币的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价值尺度,另一个是交易媒介。所以“印钱”的规模就取决于这两个标准:
① 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公众持有的纸币+商业银行持有的准货币(存款货币) 因为商业银行手中的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都是存款货币,所以上述两个指标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了,即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约等于居民和企业手中持有的现金(纸币)加上银行手中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存款。这个数值的变化反映着市场上金钱数量的变动情况。也就是说,如果市场上一元钱钱了,那么央行就必须印制一元钱钱的钞票给社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进债券等等,将这多出来的1元钞票投放到市场上;反之,如果市场上有一百元的钞票,而央行手头上有足够的债券等可以随时兑现的物质资产,则说明央行从社会上收到了100元钞票,需要把钱收回至手上,于是通过公开市场卖出债券,收回100元钞票。
② 财政支出总额=政府采购+投资+转移支付 这个公式反映了政府通过“印钱”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其中: 政府采购,是指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买方,采购部门以一定的价格向供应商购买产品与服务。
投资,是指政府用于固定资本形成方面的开支,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核电站、大型水利设施等项目。
转移支付,在经济学里特指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主要用于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当然,这里的转移支付包含了一切无偿赠送,并不限于地方之间。总之,这个公式的变化反映了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或者说扩大财政赤字)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额。
3. 为什么今年增发6500亿后通胀同比下降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似乎是在说我们增加了六千亿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结果通货膨胀反而下降了!?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啊,因为去年咱们中国也爆发了通胀,物价上涨得很快,生活成本提高很多。为了缓和这种状况,去年开始央行不断地加息,利率上升,利息上调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这样就会抑制投资和需求,所以宏观上我们就看到去年通货膨胀逐渐下降的趋势。
然而,加息是有成本的,加多少利息就得付出多少成本,而成本必然转化为生产成本或利润,最后由消费者买单。所以尽管我们增加货币供应(也就是“印钱”)会推升通胀,但成本更高的利息也会继续挤压通胀空间。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是在利率正常化之前先“印钱”还是之后“印钱”?如果在加息过程中“印钱”的话,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由于紧缩政策引起的需求减弱,但也为以后通货膨胀埋下种子——因为货币是中性的,它不会因为你使用它就讨厌你。相反,如果你一直不“印钱”,坚持加息下去,虽然能抑制通胀,但可能因此丧失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造成经济衰退。这就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困境——既要防止泡沫再次出现又要保持经济增长。真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