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茶壶的造型有哪些?
喝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根据唐代张彦远的《大唐茶经》记载,当时人们饮茶,是在早饭前和饭后做两次茶事。而这两次茶事的中间,还有一次“饭间茶”,也就是在吃饭时进茶。可见古人在一日三餐里,有茶相伴。
那么古人是如何饮茶和备茶的?除了茶叶、茶具之外,还有哪些器具呢?通过阅读古籍,我们发现,古代饮茶主要有泡法和煎法两种。煎法比较费工夫,唐代时较为流行。《茶经·四之器》中说:“其煎茶,用绢袋盛茶,投热汤中,用细扇急搅千遍,其沸如煮米芽……”这里提到的白粥似的东西,就是初制的茶叶。通过高温熬煮,茶叶中的咖啡因等可以溶解出来,令人心神振奋。这种煎法,与今天在咖啡店里喝到的咖啡有些类似。
到了宋代,茶文化得到了发展。人们在饮茶的同时,还注重品味饮茶过程中“闲、静、清、雅”的氛围。宋人饮茶更推崇泡饮法。他们在茶釜中加入开水,投入茶叶,等待茶汤浸出后,再用碗盖拂去浮沫,品其清香甘醇。为了得到更好的饮茶体验,他们还将茶饮引入居室,将茶楼引入庭院,“移茶案于厅上,或置屋角……以别幽秽”(文同《论茶》)。这跟今天的茶馆和咖啡馆有些类似。 除了泡饮和煎饮外,还有一种“点”饮法。就是将茶叶碾成细末,用开水冲调,制成类似今天奶茶的口感。但这种方法不太受欢迎,并不常见。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古人在饮茶时,对茶的质量、水源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茶具的材质和使用方法。因为茶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茶的味道。如果使用了劣质的茶具,或是茶具的使用方法不当,就会让一杯好茶大打折扣。 在古人的茶具里,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茶杯、公道杯、品茗杯等等茶具外,还有茶釜(锅)、茶碓(舂茶用的工具)、茶碾、茶罗(筛子)、茶架、茶笼等。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茶壶,在古时又称作“汤瓶”“茶釜”“茶锅”。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具也在不断发展演变。一些质地粗糙、功能单一的原始茶具逐渐被现代化工艺打造的精美茶具所代替。现在,我们不仅可以买到各种美观实用的茶具,还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来选购心仪的茶具。
不过,虽然现代茶具的款式多样,但我们也不能丢掉了传统。毕竟,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中,是通过摸索和实践得出了“物尽其用、适则宜取”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