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壹圆银币是由什么制成?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廷,提议在广东开铸银元。当时清政府财政困难,为筹足银元发行额度,特准户部发给造币执照;同时委任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新式军工企业——汉阳铁厂铸币。
当时规定,银元的成色为96%,重量为七钱二分,面值为一元,含银量较高,而且可以兑换金币或外币。
由于是全新的货币,所以设计制作相当精致。正面图案中央铸有蟠龙图,上下为“光绪元宝”和干支纪年;背面图案则是英文和满文“宝泉”字样。
因造型美观、制作精良且内含银量高,受到外商的青睐,出口贸易十分兴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袁世凯称帝,民国元年(1912年),袁为了敛财,大量伪造、盗铸“光绪元宝”,致使市面上假币横行,真币难辨,而含银量也由原来的一元含银7.3克,急剧下降到了5克左右。
此后,“光绪元宝”虽经多次改造,但始终无法摆脱含银量低、品相差及造假多的不良形象,逐渐被淘汰出流通领域。 目前,我国已公布三批共44项文物进入国家珍贵文物名录,其中,清朝时期的文物20件(套),占第四批文物总质量的45%以上,包括圆明园兽首等珍奇宝贝。 “光绪元宝”由广东起铸,后陆续有新的币局加入,除重宝、当五、当十外,还有当四、当六,当一,甚至当二当三等,币值当四最多,其他依次为当五、当六、当一。 这些不同币值的“光绪元宝”,在铸造了大约128年的时间里,几乎覆盖了整个晚清和北洋军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发行量最大的一种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