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玛瑙底值钱吗?

瞿中和瞿中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我答一下: 首先,要了解一个前提——不同品种和品质其价格差异是非常大的!以翡翠为例,同样为满绿(绿得浓艳,正,纯),质地细腻,颜色饱和的翠绿色(玻璃种)手镯,和颜色淡,不匀,有色的部分很干很浅的翠绿色(冰种)手镯,两者价格差之甚远;而若是色杂,颜色发暗,水头一般甚至干枯的杂色(糯种)手镯,价格就差得更远了……这就是同一种玉石,因为品质和外观的不同,而导致的价格悬殊的现象。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先说一下结论:在同类中,即同为天然玛瑙或者同为工艺摆件中,价值是相对而言比较低的——当然,这也是就大多数情况来看。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其材质本身并不昂贵。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宝石的价值判定主要取决于其美丽程度,也就是“颜值”有多高,而决定一件艺术品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其审美水平如何。 对于自然界中的玉石来说,影响其价值的首要因素是颜色,其次才是净度、光泽等。而对一件艺术品来说,决定其价值和艺术水准的因素则包括工艺水平、材料选择和作品美感等多个方面。 所以,从艺术品的角度来看待“翡翠玛瑙底”的问题就会很容易。毕竟,对于天然形成的玉石来说,颜色是自然形成的,难以改变,我们通常说的“增光”或者“褪墨”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玉石的颜色都是自然的,且是比较“正”的颜色。 然而,人工制作的过程可以让色彩变得更美。比如说红色,我们可以用浸油法让红色的玉石变得更鲜艳,更漂亮,所以,很多市场上的红宝石戒指等饰品,看起来比天然形成的红宝石更为艳丽,正是经过了染色的过程。

同理,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颜色的方法来达到提升艺术作品观赏性的目的。比如说,这件作品本身色彩较为单调,我们就可以通过添补颜色的方式让它更加美观。在这里,需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补色”,指由于之前着色不当,造成颜色偏差,可以通过补色进行补救的一种措施。比如,一块本身颜色较浅的翡翠原料,我们通过染色使其变成更深一些的翠绿色,即为补色。 除了颜色之外,影响一件艺术品价值的重要因素还有工艺水平。好的工艺可以让一件作品锦上添花——工艺精湛的作品,其价值当然也水涨船高。而对于“翡翠玛瑙底”来说,因为其本质还是由玛瑙制成的物品,所以在制作工艺上并没有太多的可讲究的地方,一般来讲都是打磨抛光,制成佩饰或者雕件。

不过,虽然工艺影响艺术品的价格,但我们并不能要求每件作品都采用复杂的工艺来制作,那就成了“为求精致而精致”,反而失了韵味。况且,很多时候,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难拿捏,需要对美学有精准的把握才能做好。

令狐昭寒令狐昭寒优质答主

翡翠玛瑙底是几块钱一公斤的石头料,它是一种石中玛瑙,属于一种多矿物集合体,颜色主要由含铁量决定的,通常呈褐红色,紫色,黄色等色。硬度比玉髓大,但也达不到翡翠硬度,所以用玛瑙作为翡翠的底子是万万不靠谱的。这种石头在南方地区非常常见,通常被用来制作价格低廉的小饰品和手镯出售,而且非常容易雕刻上色,市面上一些廉价的翠绿色手镯就是用它做的。

市面上的“翡翠玛瑙底”一般是用翡翠的碎料和一些染料(通常是铜,铁离子)浸泡在酸性溶液里浸渍而成。然后经过打磨,雕刻,上蜡等一些流程制成成品,通常“翡翠玛瑙底”的手镯或吊坠外表与糯冰种翡翠接近,甚至用肉眼观察翡翠裂隙,这些“翡翠玛瑙底”也会有冰点,黄豆大小的冰点通常被描述为冰糯种翡翠,“翡翠玛瑙底”其实和翡翠沾不上一点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