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几个玉玺徽宝?

衣梅诗衣梅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按照时间顺序,列举历代帝王用过的玉玺(含传国玉玺): 秦始皇——传国玉玺 用玉:蓝田玉 形状:方形,高123mm、宽127mm,厚1.5cm 文字:皇帝之玺,六字篆书 说明:传国玉玺始制于秦始皇三十六年,李斯奉命主持雕刻,其形制为正方形,上尖下方,象征天圆地方,四面环框,中央有钮,用以系印绳。

汉文帝——章和玺 用玉:汉白玉 形状:长宽高各58mm的正方体 文字:受命于天,唯德永昌,八言篆书 说明:汉文帝时,因秦印文字多为六字,不能体现皇帝的至尊无上,故改秦印版式,作五行或九字的“日书”式印文。此印是汉朝使用的第一枚“受命于天”的玉玺,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汉武帝——章武侯田蚡(武)私印 用玉:青玉 形状:官印的印身较大,四侧有刻线,上下端斜削成刃;民间私印较之略小且不磨边 文字:印文为阳文直书“章武侯田蚡(武)私印”九个字 说明:这是西汉时期官印与私印的分界线,以前官印的印文多横书,自武帝刘彻时开始直书。

汉哀帝——元玺 用法:天子用玉,王侯用银,公卿大夫用铜,士用铁或金 用水晶 形状:正方体,中空,四方上下各有穿带眼三 文字:以汉隶镌刻“元玺”二字 说明:元玺是西汉末年哀帝刘欣用的玉玺,哀帝即位后,追谥祖父孝宣皇帝为中宗,父亲孝元皇帝为高祖,自己为恭皇帝,并铸有三玺以示区别:一尊为“中兴太平之宝”,一尊为“皇太后尊玺”,一尊为“元玺”。这“元玺”二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王莽新朝——摄政玺 用玉:黄玉 形状:长方体,上窄下宽 文字:以篆书体镌刻“摄政”二字 说明:王莽篡汉自立后于公元9年冬十二月,在长安南郊设立坛场,亲自举行称帝仪式,此印应在此时制作。由于当时没有皇帝的玉玺,王莽遂以摄政王的身份用这枚“摄政”印章,盖在了由他起草、用玉璧作为见证的诏书上。

东汉灵帝——五岳真人印 用玉:青玉 形状:正方形,上圆下方 文字:“五岳真人印”六字篆书 附:东汉顺帝时有“汉安帝宝藏玺”一枚,此为顺帝所制,而安帝原来所用的“汉建安九年登极印”,则被顺帝的母亲梁太后所得,梁太后去世后,此印归顺帝所有,故此后又称为“汉安帝宝藏玺”。

曹魏——天子之玺 用玉:玉色碧绿 形状:方形,上有一弧形刻线 文字:“天子之玺”四个篆字 附:吴王孙权曾得“大汉天子之玺”。孙权死,传国玉玺归于魏。

西晋——传国玉玺 西晋初,文帝司马昭执政时收集旧朝遗物,找到了传国玉玺。此后西晋诸帝均以此玺为信,不再另制新玺。

东晋成帝——敬皇 东晋成帝司马衍即位前,其父愍帝曾以“敬皇”之称诏令天下。因而成帝即位后就以“敬皇”之名制作了自己的玉玺,并由此得名。

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濬 拓跋濬喜爱汉文化,不仅学做汉服,还学习汉礼,并且仿照汉制创制了玉玺。不过他的玉玺只有“天子之宝”一个。

隋朝-隋炀帝 杨广即位后为自己制做了两方玉玺,一方为“皇帝印”,另一方为“皇帝之行玺”,并用金镶嵌玉印栏。杨广还参照南北朝制度设“印绶署”掌管自己制造的玉玺。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即位后将“唐”作为自己的姓氏,故以“李世民”命名自己的玉玺,又称“唐太宗神尧大圣皇帝之宝”。此外还有“大唐文武圣皇帝之宝”“大唐神尧大圣皇帝之玺”等名称。

五代十国·后唐—后唐明宗李嗣源 后唐开国皇帝李嗣源即位后,以“先帝(指其兄李存勖)御印”为本朝“国玺”。

宋朝—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即位之初,为了宣扬自己取天下的合法身份,特意用一块玉料做成“受命玺”用印于自己的登基诏书上。北宋其他帝皇大多沿用“受命玺”之名,而将玉材更换为不同的美石,因此史书中多记载他们使用的“受命玺”而不提玉质的变化。 辽朝—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圣宗曾在自己的印文中加入“天显”字样,表示自己是“承上天显现之命”而统理中原。他在位期间,辽朝达到极盛。

元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世祖即位后,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称“大元”并建国号“大元”,同时制造了印有“大元”二字的玉玺。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采用“龙凤”年号为玉器刻字,自制玉玺多枚,如:奉天诰命、钦命、诰任、敕命、抚治南赣都司等。他还特别命人制作了一块“奉天命以征讨者”的印章,并用此印为自己画像。

清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清世祖即位后,命人用玉制成“承天命以征伐”的印章。以后清代帝王均有“承天命以征伐”的玉玺,只是内容稍有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