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用色几大原则?
中国画的色彩,简言之就是“调和”与“对比”。 中国画在创作时讲究“随类赋彩”、“依形发彩”和“取像布色”,即是说要根据物象的类别、形态特点和意境的需要来安排画面的色彩关系。具体讲就是要处理好整体色调(统调)、局部色调(分调)、对比度和饱和度四个问题。
1.统一色调(统调) 统调就是画面色彩的总的配搭,亦即我们常说的“配色”或“色调”问题。由于自然界的事物千差万别且变幻无穷,因此绘画中并没有所谓的“标准色调”。不过就中国传统绘画而言,由于作者多是文人墨客,其审美取向更多倾向“含蓄”“内敛”“诗意”等特质,所以传统中国画在构图上比较讲究空白的布置、疏密的错落和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在着色上也偏爱淡雅、明快和柔和的颜色。如宋代文同的《墨竹》,全图只用白、黑两色,却营造出一片清旷淡雅的意境;元代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虽用大量笔墨,却也有淡远空灵的效果。这些不仅体现了“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庄子·知北游》),更突出了“意境”的表达。 至于现在有的画家以洋红、柠檬黄、翠蓝等鲜艳的色彩作画,而又有画家反对这种“俗气”,认为中国古代书画都是“墨色”为主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也是没有根据的。
2.局部色调(分调) 局部色调就是指画面上的某个局部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要实现这种效果,一方面需要作者对颜料色彩的性能(即所谓的“色性”)掌握准确,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到作品构图中的“阴阳”及“虚实”的问题。
3.色彩饱和度(艳度)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还不仅仅是上述两个方面,因为色彩还有“饱和”度的问题。所谓饱和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也就是指红色、黄色或者蓝色等原色的浓度比例。一般来说我们喜欢色彩的饱和度越高,越鲜艳,比如阳光下的红花绿叶就是典型的“艳丽”之色。但如果我们对色彩的把握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我们的画面可能很容易沦为俗艳之境,而缺少了文人之雅趣。
所以,我们在追求“艳丽”的同时也要适当控制住自己的这份“欲望”,也就是说我们在处理画面时要尽量把颜色调成“淡”一些,“柔”一些——“淡”不是浅,而是指色的纯度高;“柔”也不是模糊,而是指色相的柔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需要在调色板上多下工夫外,还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多多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的方式办法。 总之,中国画中的色彩是极为讲究但又极有弹性的,它是基于我们对自然生活常识的了解和我们独特的艺术领悟后的再创造——这个创造过程其实就是作者与观众之间最完美的心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