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院院长谁?
前些天,王登科院长到母校浙江大学为艺术与考古学院师生做了精彩演讲(详细请见我之前的回答 ),演讲后在校友会的群里引发了关于“书法专业在大学教育中的位置”的热烈讨论。
其实这个问题在两年前王院长刚到任的时候,就曾在微博上发过调研征求网友意见,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只有1%的人选择“有用”,99%的人选择“无用”或“说不清楚”。 或许有人会觉得网民的答案不够客观,但我想说的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时就是在对这种小众群体的调研中发生的啊…… 作为培养书法人才的最高学府,中国美术学院这一方净土,却也是被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浸透得最深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当代艺术的浪潮在这里涌动不已,而与此同时,传统的书法教学似乎正在渐行渐远。
1978年,当中国美术学院恢复办学时,第一个设立的专业就是装潢设计,这是因为“当时国家计划经济,强调工业,提倡‘大干快上’,所以设了这个专业;另一个原因在于‘文革’期间全国所有大学美术专业全部撤销,唯独保留了中国美术学院的装潢设计专业”。
直到1984年,学院才增设了书法专业,而且一开始是隶属国画系的,因为“国画系有两个专业,一个画画的,一个写字的,这两个专业都是传统行业,所以当年设专业的时候,是放在国画系里的”。可以想见,在当时的主流价值观里,书法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 而随着1995年王院长考入本校,成为第一位书法专业的研究生,这种局面的改变才有了根基。随后,随着学院改制,新建了书法系并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体系,王院长亦于本硕连读后留校任教直至今天。
尽管学院体制在不断完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强大,但在很多非圈内人的眼中,书法仍是一份很“奇怪”的工作。之前给王院长写专访的文章,因为涉及到了关于职业选择的深刻问题,最终文章没发出来,颇有点“文章本无意,风月自多情”的味道。不过,从王院长到浙大演讲的内容来看,他对这个“奇怪的职业”还是颇有自信的。
至少,他在演讲中举出的那些例子让我感到振奋:他讲到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来华参观后写下“宁可失去一百亿,也要把书法教好”的纸条给到学院领导;他讲到韩国一位总理来校交流时说“你们的字我根本看不懂,但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字”,然后笑着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可爱吗?”……
也许,当我们的字能够走出国门,受到他国人民的喜爱和尊重,这个质疑的声音才会逐渐消散吧。 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书院学子,所能做的也很有限。惟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先好好写字,努力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