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情为什么都不好?
因为中国的市场是一小撮人控制的,这个一小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家或有钱人,而是指拥有大量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人,比如媒体、大学、政府等等。他们控制的不仅是经济命脉,还有思想的命脉。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小米最近被爆拖欠供应商货款,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小米。但大家想不到的是,小米本来就有资金问题,而更想不到的是,雷军虽然身家过亿,但小米的资金都用到研发和新产品上了,根本不存在挪用和挥霍一说!真正让小米陷于困境的,是因为它坚持不上市,而这个决定导致小米拿不到融资,而缺钱的后果就是得去贷款,然后就是利息和手续费,进一步影响财务状况。所以,其实小米目前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如果它放弃立场,开始像华为那样向美国妥协,或许它能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但如果它坚持自己的立场,那就只能死扛了。这就是没有话语权的人面临的两难选择。 而其他情况也是如此,只要不向这一小撮人妥协,那么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
比如说房地产,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限制房地产发展,但这实际上是在救房地产,因为这些政策最终都会落到开发商头上,让他们负担更多的成本。然而这些开发商本来就是靠银行贷款借钱发财的,现在不过多还些钱而已,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至于那些买不起房的国家福利分房者,国家给他们补贴一点房价也就可以了,反正他们本来就没钱,即使贷款买房,月供也是有限的。 所以,无论国家怎么调控,楼市总是有上涨潜力的,因为向这一小撮人的利益是始终在扩张的。
再比如环保,大家都知道环保很重要,都应该支持环保,于是国家提出了碳排放、新能源等一系列政策。但事实上,中国的能源结构中,钢铁占15%、建筑占57%,这两个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都比工业高,然而大家只看到了工业那头巨大的排碳量,而对建筑和钢铁行业所产生的排碳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建筑和钢铁都属于民生领域,涉及群众生活,说穿了就是让你花更多钱,你买得起房吗?加不起油吗? 中国每年都在增加碳排放,但却从来不说减少民生领域的排放,因为一说出来就损害了这一小撮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只能不停地谴责工业领域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