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国制造什么年代?
“瓷器”二字在中国历史上指代的是“陶器”,以瓷土(包括制瓷原料和辅助材料)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生活用品,统称为瓷器。 早在公元前 5000 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见彩图下册P13 图2-6 ),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瓷器的制作方法。不过此时的瓷器质地疏松、吸水率高、烧结温度较低,显得比较“稚嫩”,主要用于制作生活器皿。
到了西汉时期(前 206—公元 8 年),制瓷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江西南昌以东约 40 千米处的海昏侯墓中发现的漆盒碎片经考古检测发现其材质为瓷器,且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器;在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也发现了大量瓷碗。这些青瓷器呈青色或绿色,胎体较薄,表面光泽度良好,已具有中国瓷器的基本特色[1] (图 7)。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来自唐代,不过此时青花瓷尚处于雏形阶段——所使用的钴料含铁量较高而致色效果较差,所绘纹饰色彩浓重,发色不均匀,有“灰蓝”和“乌蓝”等差别,而且颗粒较大,画面不够清晰自然。
五代十国时期,青花瓷的烧制技艺进一步成熟,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青花瓷器就是此时烧制的典型代表,其使用进口钴料绘制纹饰,呈色稳定,色调淡雅,画工精巧,足踏粉地,还出现了“凸”字纹和镂空装饰来增加美感(图 8)。这些瓷片表明此时青 花瓷的生产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宋元时期,青花瓷不仅继续发展而且产量可观。河北正定临济寺、北京丰台王佐乡辽代白塔中都发现了大量的青花瓷片,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坟也发现有青花瓷片以及瓷坯。
这些瓷片上的花纹图案丰富多样,有缠枝莲、番莲、卷草、牡丹、凤穿牡丹等,还有人物故事图以及“福禄寿喜”“三阳开泰”“松竹梅”等纹饰,表达了一种世俗生活的审美情趣,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从现有资料来看,元代青花瓷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器型多样,但制作都比较粗糙。
明朝中前期,由于官府严格控制青花瓷的生产和销售,所以此时的青花瓷质量较好,风格也比较统一。明初青花瓷的器型主要是盘、碗等,后期出现瓶、炉等,并且讲究造型的美感和对称性,追求意境的表达。此时的青花瓷颜色淡蓝色,有透明感,底色洁白,画面层次较多,色调较为典雅。 (图9)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风气由“文”转“武”,瓷器造型也开始豪放粗犷起来,器物的颈部增厚且有斜削痕,整体造型挺拔有力。另外,此期的青花瓷除了书写中文外,还可以书写英文,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佳话。 进入清代以后,特别是雍乾时期,青花瓷的制造水平达到了一个顶峰。此时的青花瓷不仅颜色艳丽(纯蓝者鲜),而且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画工细致,线条流畅,无论是笔意还是构图,都体现了中国文人雅致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