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石头变的吗?
“翡”,这个字在古汉语里,指的就是红色。《说文解字》中说 :“翡,赤羽雀也。从羽非声。”段玉裁注云:“今人所谓菲霞者。”可见,古代的“翡”就是红色的鸟,而且是带羽毛的、红色的鸟。
那么这种红鸟是什么鸟呢?段玉裁又介绍了:“水雉,一种水鸟,属雉科。又名翡鸡(《逸周书·谥法》),赤雉(《尔雅·释畜》郭璞注引),山雉(《礼记·檀弓下》郑玄注),野雉(《庄子·马蹄》成玄英疏)。” 这种山雉或者野雉,就是现在所说的野鸡(也作“雉鸡”)了。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古代所谓的“翡”,其实就是“野鸡”。
“翠”就更好说了。在古代,“翠”就是蓝色和绿色的总称。《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中有言:“绿黛红颜兮,君未知而妾君忘。”“绿黛”,指的就是绿色的眉毛。唐代韩偓诗云:“泪滴妆成汗透衣,美人憔悴却羞时。绿蛾褪尽胭脂色,花蕊轻轻粉腻垂。”“绿娥”,指的是女子微肿的眼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黑眼圈”。至于“翠袖”,则代指穿着翠绿色袖口衣服的女子。所以言而总之,现代所谓的“翠”,古汉语中就是绿色的意思。
“翡翠”这两个字,合起来表示的意思就是,像野鸡一样身上带有羽毛的红色和蓝色的山珍海味……哎,不对,山珍海味怎么还有“蓝色”的? 咳咳,大家误会了,我这里是说“像野鸡一样身上有羽毛”的“蓝(绿)色的山珍海味”……这意思就说来复杂了,还是说回去吧! 其实啊,古人说的“翡”就是红色,而“翠”就是绿色。只是相对于现在的汉语来说,这两种颜色在古代的语言文字系统里,是有颜色的反差的—— “翠”在古代色彩系统中,属于“青黄色系统”;而“绯”属于“朱红色系统”。两个颜色系统里的颜色反差明显,所以古人形容男女肤色的时候,喜欢用“绯”和“翠”字: 肤如凝脂,手如柔荑,颜如舜华(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鬓如乌云……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南朝乐府《西洲曲》) 颊似升烟,鼻疑悬胆,目瞳如点漆,鬓发半萧萧。(宋·苏轼《菩萨蛮·咏足》) 上句中的“翠”字,形容的是女性乌黑的眉毛。而下句中的“绯”则是赞扬女子红润的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