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还叫什么?
翡翠在明朝时就传入中国,当时明代学者朱仲称:“翠料出云南曲靖、元江、腾冲一带”,并详细记载了开采及加工过程和特点 。但当时的翠并不专指现在的翡翠,现代的玉学家们根据古人的描述和出土文物,结合今天的研究成果证明,古代的翠就是现在的翡翠。 《云南通志》载,古时中缅边境七河流域盛产翠云石,其矿床位于老勐典(今缅甸茂拱),1905年前一直由清朝政府设立官厂采伐运进。
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扬州玩赏过一块翠料,命能工巧匠制作成一尊观音菩萨像。后人称之为“乾隆翠像”。这尊雕像现为扬州市博物馆馆藏珍品之一。还有多件清代翠制品珍藏于北京故宫等博物馆内。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表明,至少在清乾隆时期,翡翠已进入中国并广受喜爱。 关于旧时中国进口翡翠的路线,近代学者朱维干在《滇海虞衡志·珠翠》中有详细的描述:“其(指古时的珠宝商)货自交趾(今越南北部)、大理、保山、镇康、景东、永昌诸地发来者,路甚远,而载至京师不过十之一二。其源始于缅甸国,去云南之境甚近……其来贸迁者皆乘筏,入云南之腾冲府,经关索岭,始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