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注胶的翡翠?
1、听声音,敲击玉器时,注胶的翡翠会有沉闷的声音,而未注胶的翡翠则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2、测密度,用细绳串起玉器,再用橡皮泥粘贴在玉器上,然后将之竖直吊起,如果密度正常,则玉器上下两端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否则就是注胶的; 3、看光泽,天然翡翠表面散发出柔和、明亮的光泽,而注胶后的翡翠由于表面附着了一层树脂或者环氧树脂等有机物质,因此其光泽显得比较暗淡且不明显; 4、看气泡,在紫光灯下,天然的翡翠内部是无荧光或者微弱的荧光反应,但如果其中存在气泡,那么该气泡就会呈现出白色或淡黄色的荧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荧光气”; 而人工处理的翡翠由于内部的气泡已被清除干净,所以不会呈现荧光反应。
除了上述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仪器来对翡翠进行鉴定,比如紫外线荧光鉴别法: 在紫外灯下,天然翡翠呈蓝绿色荧光,部分可见绿黑色条纹,为翡翠晶体中铬离子吸收紫外光后产生的颜色; 人造翡翠或B货翡翠,由于填充物是染色的,所以在紫外光照射下,一般会呈现明亮的红色或橙黄色荧光。 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这些染料颗粒。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建议大家在购买翡翠的时候,让商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对于c货翡翠(染色翡翠,优化处理翡翠)大家好理解,那么注胶翡翠(b货翡翠)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叫做b货翡翠呢?为何有些注胶翡翠的鉴定证书上却有翡翠两字呢?
b货翡翠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翡翠原料短缺,为了能够继续生产加工翡翠饰品,商家就想办法利用一些质量差,有裂纹多,不透明的翡翠原料通过人工注胶来改变其原始的外观缺陷,从而冒充质量好的翡翠出售获取暴利。注胶翡翠由于胶水的使用,有的注胶翡翠连a货翡翠上的翠性都不具备了。
注胶翡翠是通过人工浸泡高沸点,高密度且透明的树脂后经过高温高压处理,使这些树脂浸入到原来有裂隙较松散的翡翠中去,从而改善了翡翠原来外观缺陷的一种处理翡翠。
注胶翡翠经过多次的浸油和加热后,原来的冰裂纹虽然不再可见,但原来裂隙中存留的胶体在紫外线下会发荧光。
注胶翡翠长期接触有酒精成分的物质,比如一些香甜酒及带酒精的化妆品容易吸附在注胶翡翠上有痕迹产生,影响注胶翡翠的外观。注胶翡翠用高温,比如直接使用火柴接触或直接接触沸水,注胶翡翠表面容易破坏。注胶翡翠用高倍镜观察,可以看到在翡翠颗粒接触处有不均匀的胶体。
注胶翡翠在使用偏光镜测试时,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区域出现暗黑,而真翡翠是全亮的。注胶翡翠如果接触到了含有有机溶剂的东西,在这些接触的地方下面的胶容易溶胀,从而在翡翠的表面上出现一些透明的雾状区域。
注胶翡翠在红外线光谱测试中,在约3000cm-1处没有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