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a品翡翠?
A货就是天然翡翠,只经过抛光打磨不添加其它东西的。而B货C货是指经过了人工染色或者酸洗的翡翠。现在行业内将只有色差别的翡翠都称为A货,即天然无色或者色度极淡的翡翠;而如果为了增加卖相,将本身品质一般的翡翠用强酸浸泡后上色,这种就叫B货、C货了。当然,在选购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分辨。
首先,在自然光下观察其颜色分布情况。如果是一块天然的翡翠,其颜色是沿着原石裂纹或者内部纤维结构来分布的,可以注意到颜色与纹理是相互渗透的;如果是B货则不同,因其是经过浸泡处理后再行打磨抛光,故颜色呈点状或者圈状分布,看起来比较“虚”和“浮”,且颜色边缘会带有一点绿晕,这是颜料附着的特征。
其次,可以在自然光下仔细观察表面是否均匀反光(这点对玻璃种和冰种效果尤佳),有的话基本可以确定是A货,反之则可能为B货。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有效判断的话,可以使用检测卡试一下。 将试纸紧贴翡翠表面,约停留5分钟左右,然后查看颜色变化,若显示为绿色,那就说明这块翡翠为天然翡翠(A货);假如显示为蓝色或者紫色,则说明这块翡翠被人工染色或浸蜡了,属于B货或者C货。
A货翡翠的基本条件是只经过了普通的物理加工,而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翡翠制品。因此,可以将那些由于翡翠原料本身的颜色、透明度不均匀或有瑕疵、裂绺等缺陷,为更好地体现其价值,被利用了某些翡翠天然具有的脆性、解理等特性,采用一些特殊的物理加工工艺,如:酸洗、冲胶、染色等的成品,称为“优化翡翠”或“A货翡翠”,并依其程度、效果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上等A货翡翠”和“低档A货翡翠”。
在天然翡翠中主要分为a货、b货、c货三种。a货翡翠为未经任何人工加成处理的翡翠制品,是传统的翡翠,在所有翡翠中质量最好的。A货翡翠质量最好的是玻璃种、冰种、紫罗兰等。玻璃种、紫罗兰多产于缅甸老矿,且产量很低,因此非常非常珍贵。冰种由于透明感也很高,也属玻璃种范畴,只是由于质地稍逊于玻璃种而单独定名。现在新产的玻璃种和缅甸老产的玻璃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颜色方面。
所谓B货C货,指的是人工处理的翡翠。
B货翡翠是将有裂隙或不透明的低档翡翠浸泡于酸液中,去除翡翠中的杂质,再注以树脂后制成的仿翡翠。B货翡翠裂纹非常乱,呈丝线、网马蹄状。B货翡翠的内部结构可在偏光镜下确定。通过滤色片,B货翡翠呈褚红色。B货翡翠受热时树脂会融化并析出。B货翡翠经强光照射会呈半透明状,内部可看到丝丝的胶质与冰渣状的结晶体。B货翡翠有起胶(注胶)点,该处无翠性。
C货翡翠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翡翠染色有多种方法,如:浸渍染色法、渗透染色法等。由于染料多为有机染料,所以,C货翡翠受热易褪色,经强光照射无变化。浸渍染色法是将翡翠置于染料中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至60C,加热并持续10分钟后取出,待翡翠冷却后用溶剂清洗。该法染色的翡翠在偏光镜下为全亮性。C货翡翠的染色只在表面有暗红色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