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变绿好不好?
“种”是鉴定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其特征与折射率、密度等物理性质密切联系,用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而“色”的呈现方式则较为直观且美观,也是评价翡翠最重要的艺术性指标之一。 “种”是翡翠的生长状态,可以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和豆种。其中,玻璃种最佳,它的质地细腻、通透,可看见晶粒状结构(如上图)。当然,这样的种水也最好,价格自然也最昂贵。 豆种其次,其特点是颗粒感比较强,就像豆子形状的固体,因此得名豆种。它的颜色一般比较单一,而且会呈较粗的颗粒分布,所以看起来会比较粗糙,价格也相对便宜。
如果一块豆种的翡翠,颜色鲜艳且均匀,没有明显的瑕疵,那么它也可以达到中低档的价格。相反,如果一块豆种的翡翠,颜色差,有较多黑点或杂质,那就只能低价处理了。 冰种仅次于玻璃种,它的质地上比豆种好一些,但透明度会更差一点,肉眼看过去会有半透明到透明的感觉,像冰块一样清凉,故称作冰种。 糯种介于豆种与冰种之间,透明度不如冰种,质感类似糯米汤,因而得名糯种。有些糯种的翡翠颜色较好,质地也很出色,可以达高档货的价格。但也有质地差的糯种翡翠,价格也很便宜。
翡翠变绿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影响。先说它的好处,有些原本是黄褐色、酒红色的璞玉,或有黄褐色、酒红色色斑的璞玉,经过变绿后,颜色变得漂亮了。
有的原本是深绿色或灰绿色的璞玉或色斑,经过变绿后,颜色也变好了。但有些原本就是漂亮翠绿的璞玉,或有漂亮翠绿斑的璞玉,却经过变绿后颜色变差了。所以翡翠变绿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
翡翠变绿主要发生在一些内部裂隙比较发达的翡翠上,这些翡翠在地壳深处地下水比较发育的地方,被地下流动的弱酸性水长时间作用,而发生了变质。其变化过程主要是地下的流动水溶滤掉了翡翠中的钙、镁、铁等一些离子,同时又将一些氢氧根离子和少量的铝离子带进去了,使得原来的一些钠铬辉石、钠长石、角闪石、硬玉等发生一系列的离子交换和分解反应。
生成了新的绿辉石、绿帘石、钠长石、硅灰石、黝帘石、辉铝钠石等一些新的矿物。从单个矿物颗粒来看,这一系列的矿物变化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并分析出来,但当绿辉石、绿帘石等矿物以超微晶或隐晶质状态在裂隙中或其它矿物的间隙中生成时,就为人们的眼睛所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