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人工翡翠?
1,要看价钱 。天然翡玉,由于开采难度较大且有一定储量限制,所以价格一般都比较贵;而人工翡玉的原材料,一般是质量不怎么好的山料或者边角料,经过简单打磨而成,成本较低,因此价格在玉器市场上也不算太贵。当然,也有一些品质较好的人工作品,但价格基本上也就和天然翡玉差不多了。所以买人工翡玉,肯定没买天然翡玉那么值,但如果是自己戴着玩,那就没啥关系了。
2,看纹理 和天然翡玉相比,人工翡玉的质地通常会比较粗糙一些,表面会有明显的拉丝纹或网纹,用放大镜观察的话,还能看到颗粒状结构。虽然人工翡玉也有颜色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但是比起天然的来,还是要均匀得多,而且颜色边缘多会呈亮边状态。
3,看抛光面 看光泽的话,人工翡玉的抛光面会显得较干、较涩,不是很滋润,而且光泽比较单薄,没有灵气;而天然翡玉的光泽温润柔和,看起来很灵动。
4,掂重量 同样大小的珠子,手工的会比天然的较轻,因为人工的材质相对疏松一些,所以要仔细区分还是能感觉出来的。
5,用火枪测试 用火枪加热翡翠,如果会变色(变墨)则是真货。这主要是因为玉石中的氧化铁被还原的缘故。不过这种方法不能完全确认真假,也有其它方法可以伪造出这种效果。 另外,现在有很多商家在出售的人工翡玉饰品上贴上防伪标签,如“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北京中宝协宝石检验中心”等,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人工翡翠可以以假乱真,其种类也越来越多,处理翡翠有:染色翡翠、漂白翡翠、注胶翡翠、染色加注胶翡翠。新近又出现了用翡翠粉加压的冒充品。辨别翡翠的真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可用放大镜观察表面,有些仿翡翠用料,如石英岩等的解理面是直的,与翡翠有差别。也可测试折射率和密度,如为玻璃时,其折射率远远低于翡翠。下面介绍几种鉴定翡翠的方法:
(1)观察颜色。翡翠的颜色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绿色系和紫色系,无论绿色还是紫色都可以有深、中、浅几个级别。人们习惯将翡翠的绿色称为翠或翠绿,从宝石学的角度来说,这种颜色属于黄绿色系列,色调为绿,彩度为翠。翡翠的绿色不是像祖母绿那样,颜色均一、浓艳纯正。翡翠的翠色的形状多样,颜色有深有浅,色调不十分纯正,常有些微黄色。紫罗兰和翠色的成因是不同的,色形也不相同,有的紫罗兰呈平行纤维状,有的则呈放射状,纤维状紫罗兰与某些紫色石英岩相似。市场上假冒翡翠的品种中常采用玻璃仿制翡翠,但玻璃的绿色与翡翠的颜色有着不同的色调。鉴别时常将翡翠和玻璃置于电光源下侧光或反光观察,玻璃的绿色色形较死板,色调也不同,容易分辨。
绿色翡翠价值最高,所以鉴别翡翠时应重点观察其翠色部分。
(2)表面观察。优质翡翠透明度高,虽然内部可观察到纤维状的绿色翠性,但表面总体上非常光滑,肉眼可见表面的反射光光亮新鲜。由于翡翠的硬度高(6.5~7),表面光滑,用手指摩擦其表面有凉爽感。一般B货翡翠或假冒翡翠,表面无光滑感,有的由于处理时受酸蚀严重,表面很毛糙,或有凹坑,无玻璃应有的光泽。有的B货翡翠在浸蜡或树脂后,尽管处理得较好,表面接近于玻璃的光泽,但缺少优质翡翠应有的“翠性”和新鲜感。
(3)放大镜下观察。优质翡翠常透明至半透明,内部可以观察到纤维交织结构,有时也可有粒状、柱状、斑状结构。用放大镜观察时可见绿色翡翠的翠色在不同的形状的绿色脉内,为典型的粒状纤维交叉结构。有时也可见晶面上有深浅不一的凹坑或波状断纹,这是翡翠的裂隙经充填交代而成的,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大致判断出矿物的成分。有的还可见到星点状或针、柱状的黑色角闪石或黝帘石。鉴定时应仔细观察。
(4)查密度和折射率。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主要化学成分为SiO,密度为3.33g/cm³,折射率为1.65~1.66。主要的仿品为玻璃,玻璃的密度和折射率与翡翠相差较大,玻璃的密度为2.4~2.6g/cm³,折射率为1.50~1.55。所以用测折射率和密度的方法很容易把玻璃与翡翠区别开。近年来,有的假冒翡翠采用重晶石、石英岩制成,这些材料与翡翠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接近,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石英质翡翠做得十分逼真,用常规方法很难区别其真假,所以用测折射率和密度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鉴定环节,可以进一步证实用其他方法鉴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