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变种从哪里看?

单于怡菡单于怡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变石”,也称“猫眼石”或“眼石”(Chrysoberyl Cat's Eye),是含铬铁矿(Cr2O3)的绿辉石,属狭义宝石,颜色常呈浓绿色、黄绿色和灰绿色,半透明至微透明,抛光后有光泽。 它属于半金属矿物,硬度为7.5~8,密度为3.49g/cm³,折射率为1.68~1.70,双折射率小于0.005。

因为“变石”的颜色和透明度常因产地不同而异,所以,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变石”外,有些商家还将其他透闪石玉类(如: 独山玉、岫岩玉等)也称为“变石”出售。 在“变石”(猫眼石)中,有一种特别的品种,它的颜色随光线角度而有变化,在底座的棱线处最明显,好像能变色一样,因此被称为变色龙(Chameleon)或随星石(Star Gem)。

其实,这种具有变色效果的宝石是一种含有铬、钒等微量元素的非晶质氧化铁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Fe2+[SiO4]2-x[SrCa](PO4)α,其中部分x值约为0.1~2之间。 这类变色效果好的宝石多由岩浆后期热液作用形成的变质矿床产出。

常见的有产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海蓝宝”(Siberian Aquamarine);美国蒙大拿州的“彩虹碧玺” (Rainbow Tourmaline);以及巴西的“绿碧玺”(Green Tourmaline)等等。

甘明治甘明治优质答主

种是翡翠内部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翡翠结构的细腻紧密程度以及透明度的总称。通常我们把种好、透明度高的翡翠称为老坑,玻璃种、冰种翡翠属此。种差、透明度低的翡翠通常称为新坑,一般粳糕地、干青翡翠属此。

一些商贩,把原本种水不好的“新坑”翡翠,借助染色、焗油、注胶等人工手段,改变原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例如,将颜色差的老坑翡翠注胶加热染色后,由于胶质色料浸润进入了翡翠内部的矿物裂隙之中,翡翠的透明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而变成颜色、透明度俱差,质量很差的翡翠。有的“老坑”翡翠的颜色特别艳丽鲜亮(多为翠绿色),而且透明度也好,几乎不见其他颜色。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种翡翠的颜色不自然,有时在翡翠晶粒间见有裂隙分布,这些情况说明该翡翠是老坑翡翠染色所致。有时把质量差的砂砾翡翠,浸泡到石油中(称为焗油),油渗透到矿物的裂隙中,使翡翠的透明度明显提高,看上去像透明的玻璃,十分诱人。其实,经焗油后的翡翠价值大打折扣,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透明度会变差,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最终使翡翠饰品失去美观。对焗油翡翠,如果仔细观察,在光照下,常可见翡翠中有黄的油点分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