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颜色的翡翠多?
这个颜色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讨论翡翠的色根问题. 什么是色根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这是一块天然的紫罗兰翡翠,紫色比较浅淡,这种紫色的色根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在底子上向四周扩散开来的暗影部分,就可以看到色根了。相反,如果是一块满色的玉料,色根就不太容易观察到。 那有没有色根,是不是意味着这块翡翠的颜色就好!这个问题可就难倒我了,因为影响一块翡翠的价值因素有很多,比如种水、做工等等,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考虑到乐趣(比如刻字)。所以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块翡翠的好坏,当然这个影响价值因素里没有包括颜色,也就是说没有说什么样的颜色是最好的。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配色。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东西都是色彩缤纷的,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的是从红橙黄绿青蓝紫到近红外辐射等超过100种的色调。但是作为装饰品用的人工宝石,除了要求颜色均匀外,往往还希望颜色是正色调,也就是主色和点缀色都是鲜艳明亮的,这样看起来比较舒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钻石,虽然天然钻石会存在颜色差异,但是我们见到的各种切工的宝石级钻石,都是艳色的。 而有些宝石的原石,颜色是不太均匀的,就需要通过加工来调整颜色分布了。而一些本来颜色很鲜艳的玉石类宝石,经过切割打磨后,由于暴露表面比较少,而显得颜色比较淡,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镶嵌的方法来提高视觉美感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有色根的翡翠不一定价格高呢?因为这个色根可能并非正色调,而是偏色或者杂色。就像一个人,有很浓密的眉毛,但是毛流是黑色的,而眼睫毛却是白色的,这样的搭配肯定不太和谐,也需要花时间进行修饰。
紫色翡翠是一种次生色,在翡翠界,翡翠紫色可分有粉红紫、蓝紫、春底、油青紫。
1、粉红紫:粉红紫色翡翠,简称粉紫翡翠,其颜色呈淡淡的粉色紫或紫粉色,颜色不太均匀,常呈渐变、晕散状,绿色不发育且色块小,常与褐黄色交织在一起。粉紫翡翠的紫色和粉色只分布在表层较浅位置,一般只有1厘米至2厘米的厚度,其内部常为白底或青底(绿刚硬玉或绿黝帘石)。粉紫翡翠底子常不纯净,透明度差。这类绿色翡翠的透明度差,常为不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紫色的色调越浓越好,色调过浅的商品价值低。此类翡翠中常出现褐黄色的条带或斑块,它与紫色具有共生性,出现褐黄色的面积越大,其价值就越低。粉紫翡翠的价值也不高。
2、蓝紫:蓝紫色翡翠,简称蓝紫翡翠,其颜色呈带蓝色调的紫色。色块小而浅,一般不呈脉状出现,颜色多呈渐变或晕散状,并可见到蓝、紫、白的过渡色。蓝紫翡翠的表面常出现褐黄色的斑点或脉带。蓝紫翡翠的绿色不发育。蓝紫翡翠的紫色只发育在表层1厘米至2厘米厚的空间。其内部常为青绿(绿黝帘石)、青灰(绿硬玉)底。这类翡翠的质地细腻,但透明度差,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蓝紫翡翠的价值不很高。蓝紫翡翠的紫色多呈渐变、晕散状,且常与褐黄色伴生,质地细嫩,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3、春(阳绿 )
春,翡翠术语,常指颜色较鲜艳、呈脉状出现、色块大,颜色与地子界限清晰,透明度好,玻璃光泽的翡翠。春色翡翠质地细腻,透明度较高,在翡翠界中有“有色如春,有绿如兰”的说法。它属于优质翡翠,数量少,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和收藏价值。
春色有“正春”和“水春”两类。正春翡翠的春色呈鲜红色,色调鲜艳明亮,色块大,色泽均匀,透明度好,是春色翡翠中的上品。“水春”色调略浅、透明度很高。
正春和水春的颜色常与鲜绿色伴生在一起,色块大,色、地界限清晰,常呈脉状成片地出现。颜色与地子界限清晰和色、地界限模糊的春色翡翠价值相差很大,前者价值要高于后者。
春色翡翠的色块大,透明度高、玻璃光泽,与地子界限清晰。春色和地子界限模糊的春色翡翠的价值大大降低。春色翡翠的透明度很高且颜色界限不清晰的次于透明度较低而颜色界限清晰的翡翠。
4、油青紫:油青紫翡翠因紫色常与油青色或墨绿色伴生而得名。其紫色色块分布杂乱,色调略深,透明度差,半透明、底子脏,常呈颗粒状和脉状交织在一起,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油青紫翡翠的绿色不发育。油青紫翡翠的材质差,价值也低,仅做一些小饰品和小挂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