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成灰色?

臧书义臧书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要分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材质本身问题;二是材质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受到外界影响导致灰度增加(或降低);三是材质自身含黑(暗色)结构,经打磨后显示的灰度差别。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翡翠的成分,它主要是由硬玉矿物构成的,而硬玉又是由钠铝辉石(NaAl(SiO4)6)和钙铝辉石(CaAl2( SiO4)3)两种矿物的晶体聚合而成。

我们可以把硬玉看成是钠铝辉石和钙铝辉石以某种方式复合形成的,这种复合方式决定了硬玉的颜色。如果这两种组分相互交织、镶嵌,则形成白色、奶油色的硬玉,如构成玛瑙的部分晶体;如果是单晶体的硬玉,则会形成绿色或者紫色等颜色。 如果组成硬玉的钠铝辉石和钙铝辉石成分比例相差较大,则会形成颜色比较鲜艳的饰品。但是如果两者非常接近,就会形成相对较暗的饰品了。这就是材质的先天因素决定的——如果开采出来的原石中含有较多这样的材质,在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后就显得比较灰了。

第二种原因,是在开采原石的过程中,受到周边岩体的影响导致的。比如下面的图片展示的就是在切割原石时,周围岩石中夹带着的黑色矿物颗粒掉落在原石表面上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买原石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表面有一层黑色的颗粒,这些都是由于开采过程带来的。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做好清洗工作就可以了。但是有些染色处理过的原石材,外面那一层颜色就不是天然的,需要仔细甄别哦!

第三种原因是,部分翡翠内含物呈灰色、黑灰色,俗称“脏点”,这些脏点是内部细微裂纹处氧化铁附着物扩散反应所形成的产物。有“脏点”并不等于材料内有杂质。但“脏点”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美观程度。 对于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放心,虽然里面含有暗色结构,但是经过抛光之后的成品还是能够呈现出一定的光泽感,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品质。

窦一淑窦一淑优质答主

我们都知道翡翠有“玻璃种”、“冰种”、“油种”、“干青种”等,这些都是根据翡翠的内部结构而命名的,这些结构都是由翡翠组成矿物单位决定,组成翡翠的两种主要矿物硬玉或绿辉石,都是由硅、铝、钠、铁、钙、铬、镁、钛、锰等一些微量元素组成的,虽然主要矿物占翡翠体积的很大一部分,但在化学成分上,还有一种重要矿物,占翡翠的5%-10%,它就是角闪石类矿物。

角闪石类矿物也是由一些化学元素组成,比如铁、钙、镁、铝、铬、钛等,如果所含镁多则为阳起石,如果含铁多则为透闪石。角闪石的颜色比较特殊,它一般为黑绿色至黑色,且多呈细柱状、丝状。

因此,当翡翠中含有一定数量角闪石矿物时,这部分角闪石会对翡翠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1、影响翡翠的透明度

无论角闪石的质量及粒度如何,都对光产生较强的吸收和散射,所以含有角闪石的翡翠透明度一般不高,如果角闪石含量多,翡翠的透明度就差,且呈现半透明-微透明的外观,这些内部结构即为“黑青种”、“乌砂种”等。

2、影响翡翠的颜色

由于角闪石的颜色为黑绿色至黑色,且常常密布于翡翠中,这就使翡翠出现青色,或颜色发乌发灰,因此我们有些颜色较淡的翡翠,因为角闪石的影响颜色会发青色,如果翡翠颜色浓绿,因受角闪石影响而颜色发乌暗、不亮不翠,这些均称为闷底差。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翡翠的闷底差,即颜色发青发乌发灰的原因,是由于内部含有角闪石类矿物颗粒较多引起。那么对于这种翡翠的优化处理,主要是改善其透明度和颜色,透明度的改进主要是通过雕刻,使其底部变薄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颜色的改善,即去除灰色调,这就要通过“浸油”处理进行解决。因为这种翡翠“浸油”后,油进入翡翠的裂隙、空隙中,使油和角闪石接触,而油色呈棕红至橙黄色,这和黑色的角闪石颜色混合产生消色效应,使角闪石的颜色变暗,因此翡翠的颜色也得到了改进,从发青发乌发灰变成翠绿,且油充填到翡翠的裂隙和空隙中,还可以改善翡翠的透明度。

所以,对于含角闪石较多的翡翠即颜色较暗淡,透明度也不好的材料,通常可以通过“浸色”处理大幅度地改进行其外观,而成为一件较好的翡翠饰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