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胶为什么?
“起胶”是天然翡翠特有的特性,不是判别真假和品质优劣的唯一标准。 有些新买的翡翠会起胶,这是由于新做的翡翠表面光洁度高、反射率强,尤其是透闪石含量高的翡翠(如糯种、冰种)会有起胶的感觉;而老一些的翡翠因为受到人体汗液等浸蚀,表面光泽会减弱甚至变得暗淡,这种效果就会不明显。 但是即使是不起胶的翡翠,也不代表它不是A货或者质量不好——起胶并不是判断翡翠好坏的标准之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起胶”与“起泡”是有区别的。有人把“起泡”叫做“起蜡”,其实两者指代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起泡”是指翡翠内部存在大量透明、坚硬、排列有序的针状矿物(主要是钠铬辉石和紫苏辉石)结晶体,在光线照射下会产生类似灯泡内液体的彩色光晕效应。
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两者的区别:如果拿着一块翡翠对着光源,用肉眼就能明显看到晶体间流动的光彩,且色彩多变,那这块翡翠就是“起泡”了;而如果看着一块翡翠,用肉眼只能看到细微的光亮,且无论怎样转动方向都不能观察到有彩色光晕的现象,那么这个翡翠就不是“起泡”了,而是“不起泡”。 而“无起泡”并不是说这个翡翠没有晶体,而是说里面的针状矿物晶体被磨去了棱角,变成了圆形或椭圆形,因此不再对光线产生“有规则排列→规则折射发光”的动态视觉效果。
所以,“无起泡”并不是贬义词。实际上优质翡翠的大部分品种都是属于“无起泡”的范畴。比如缅甸玉中的老坑玻璃种、水种、油青种,以及新疆碧玉里的羊脂玉等都是属于“无起泡”的。 总之,所谓的“起胶”“不起胶”“起泡”“无起泡”都只是某些特定翡翠的特性,并非评价翡翠好坏的标准。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只要认清以下几个要点就好了:
1.首先要分清天然翡翠与人工伪造的假翡翠;
2.其次要分清A货(纯天然的)与B货(人工除锈充填改性的)、C货(人工染色处理的)之间的区别;
以上两点主要从外部特征上辨认。 第三点则需要通过仔细的掂量、观察来分辨。具体方法可参考本文前面部分。
想要彻底掌握这些技巧,还需要大家多看多学多练。可以先买一些价位较低的人工处理品做练习,等你掌握了辨别方法之后,再出手购买价格合适的天然A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