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国的钱币叫什么?
“侵略”这个名词不太恰当。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日军只是侵略者之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占领华北,为了维持占领区的政治、经济稳定和刺激日本民众的经济生活,1942年5月发行了“华北派遣军部券”(简称北派券)。
北派券分为三种,分别是:
(1)军用票,面值有2000元、5000元两种;
(2)交通补贴票,面值有200元、50元、10元三种;
(3)一般补给票,面值有5元、1元两种。 除军用票由关东军在东北发行外,其余两种均由华北方面军发行。
因战争需要及华北地区法币、滇币的流通,北派券最初并无固定汇率,在战局不利时甚至曾一度停止兑换。为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1942年8月在天津设立了“华北金融交易所”,规定以法币兑北派券1∶6的比例进行结算,同时允许进口商以美元向华北金融交易所换取北派券,再以北派券向金融机构支付关税等。这实际上是以国家信用对北派券进行了担保。
但到了1943年8月,情况发生了逆转。由于中国战场的相持阶段逐渐形成,国际社会的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瓦解,美国对华政策发生转变,由支持中国政府转变为支持国民政府,同时支持日本打败苏联。此时日苏间因蒙古问题爆发边界冲突,史称“苏日争端”。
日本为了对付苏联,将战略重点转至北部和东部战线,从而把主要力量投入对中国作战,加剧了对华掠夺和压迫,引发了激烈的抗日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财政面临巨大的困境,其解决之道就是继续扩张军备,增加军队和军事装备费,于是原本作为战时补充发行的北派券被进一步大量增发。1943年9月,为筹集战争经费,日本直接接管了“华北金融交易所”,将法币与北派券的比价从此前的1∶6调整为1∶4。
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在北派券的原定发行总额5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10倍。随着北派券的滥发,其贬值幅度很大且毫无节制,从1942年起,一个银元约可以兑换500元左右的北派券,而到了1945年,一个银元大约只能兑换50元的北派券。 北派券的发行导致日本在华北的通货膨胀剧烈恶化。据有关资料统计,1939年至1945年间,在日本控制的华北六省一市,即今京津及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上海市,国民政府的法币与日本华北方面的辅币兑换率平均约为1∶20;到1943年下半年,这一比率已经高达1∶50。
面对疯狂的通货膨胀,身处沦陷区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据当时在天津《大公报》任职的记者王芸生回忆,他父亲当时穷得连雇汽车的钱都没有,只好步行走回家。途中看见路边有一个粪桶,里面还有半桶粪,他就捡起一枚硬币,扔进粪桶里,然后用粪桶边的木棍,挑出那枚硬币洗干净后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