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之色原因?
在地质学里,颜色的来源通常有内因和外因两种说法。 外因指的是外界的物理、化学因素对矿物产生染色作用而形成的颜色,又称为二次颜色或加工颜色; 内因则是由矿物内部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的,是矿物本身的颜色,又称为原生颜色。 当然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铜铁矿(Fe2+、Cu)在氧气中焚烧生成的氧化铁(Fe2O3)就是混合物,既有显红色的正三价铁元素,也有显黄色的正二价铜元素。另外,有些矿物的颜色既是内因所致,也在一定程度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我们称之为“先天-后天”色彩。
对于翡翠而言,人们认为其颜色是由铬离子致色的,为强氧化剂。当铬离子进入晶格后,部分以置换反应形式存在于晶胞空隙处,部分与氧结合形成Cr2O72−阴离子,进而与阳离子交换吸附在表面,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向内扩散,进而发生染色现象。但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C,Mg,Fe等金属离子含量高的部位,且只能染上一层淡色,难以深入晶体内核。
在成岩过程中,铝和硫的氧化物质也参与了染色过程。 综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翡翠出现颜色,只是内因所致的色彩往往更为持久稳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是影响翡翠色彩的一般性因素,其实质以及作用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