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料是什么意思?
翡翠的种水是衡量翡翠品质和价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关于翡翠“种”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书《玉谱》中的记载:“种者,玉之粗疏及细腻也。”现代行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更为完善的翡翠“种”的分类体系,即:老坑种和新坑(山料)、玻璃种、冰种、冻种、豆种、糯种等等。 这些词听起来比较抽象,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解释一下各个名词的意思和差别:
1. “老坑种”,指采自老矿区(一般是开采年限较长、位于山脚下的矿区的玉石叫作老坑料)的翡翠原石,质地较老熟,透明度好;而新坑料的则质地不够细腻,且常出现白棉。
2. “玻璃种”,是翡翠中的一个极端种水等级,其透明度极好,接近玻璃,但极少见,价值也很高;
3. “冰种”,透明度略低,像是冰一样清冷透澈;
4. “糯种”,透明度更低,像糯米汤一样,浑浊朦胧;
5. “豆种”,最常见的一种翡翠品质等级描述,特征是在翡翠颗粒内部含有绿色或灰色的色调,看上去就像是一粒粒黄豆一般,透明度极低;
6. “糯化种”,介于“糯”与“化”之间的一种品种形容,它的特点是比“糯种”更透明,但又还达不到“化种”的程度——因此这种品种的翡翠多被行家用“糯化种”一词所代替。 目前市面上,以“豆种”为最劣,其次是“糯化”或者“糯冰种”、“冰种”、“玻璃种”等,再往上还有老坑种(也叫老坑玻璃种)、花青种、油青种、墨翠、金丝种和芙蓉种等等,其中有些种的等级划分也有细微区别。 至于什么叫“水头长短”就不赘述了。总之,种好的翡翠看起来水润饱满,晶莹剔透;种差的则显得干涩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