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书法怎么样?
我见过的王之涣行书真迹,是王之涣的一幅墓志铭。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极高,其楷书被历代书家奉为学书的楷模和法帖范本;颜楷也深受普通大众喜爱,至今仍是中国学习书法的主流字体之一。 唐朝人写字大都以楷书为主,当然也有很多人擅长草隶书、草书等。颜真卿以外,还有李邕、徐浩、陆东等唐代书法名家。
在颜真卿之前,还有一位书法大家——王之涣的书法水平也很高超。王之涣比颜真卿稍早一些,两人都是唐代中后期的著名书法家。 王之涣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少年时就已经有名气了。他的祖父、父亲都精通文字,因此王之涣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文学、书法都有很深的造诣。据《唐音癸签》记载,王之涣“工诗”,还精通古文字学及书法理论。可见,王之涣不仅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而且还很有才华呢! 他著有诗集《三录集》传世,其中很多诗歌都成了中国诗词史上的经典作品。例如他的代表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就写得气势磅礴又通俗易懂,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王之涣的诗作来看,他在文学上的确很有一套,而且他还曾将自己的诗文抄写在纸上,并亲自题上名字,以示尊重。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这些诗文现在都已无法寻找到原件流传于世。好在后世的人们从这些诗文的刻本中还是可以读到一部分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通《王之涣墓志碑》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这通石碑是唐代大历元年(766年)由当时的朝廷大臣柳公绰等人刻写的。它记录了王之涣的生平经历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该碑原立于河南洛阳东北郊邙山南麓王氏家族墓地,因文革期间遭到破坏而被移至河南省博物馆珍藏。
这通墓志原石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院,上端缺损严重,下端则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是目前为止所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王之涣书法作品真迹。 此石刻于中唐时期,正书39行,共230字。字体端正大方,用笔劲健有力,结构严密准确,布局疏密有致。
整篇碑文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作者的才气和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王之涣的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的宝贵遗产,除它的时代价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原始、最完整的一部关于自己生平事迹的文字记录资料。它不仅为我们研究王之涣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使后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唐代大诗人的人生足迹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