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冰种其实属于种老,水头好的那种。整体是透亮的,但是局部因为存在杂质或者石纹而存在一定的透明度差异。 这种料子一般都是切涨的,因为有杂质的部位通常裂纹也是会带进的,如果整块都是纯净无瑕的话那价格肯定也是很不错的。
目前国内销售的投资金条,都是按克重出售的,不计算加工费、运费等相关费用。因此要加上这些额外费用,则必须先知道这些费用的单价才能来计算。 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这些额外的费用具体包括哪些项目呢?又各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1.工费 所谓“工费”就是指工厂在制造金饰时人工的费用。
“橘皮现象”是由于料质结构不致密,导致表面打磨后呈现出凹凸不平的橘皮状纹理,有些类似橘子表面的纹路(因此得名)。 出现这种问题的翡翠大多是种水较好的糯种或油青种,少部分是豆种;颜色以绿色为主,也有部分紫罗兰色、无色或淡色的。
1948年,华北解放区工业合作社推出的“工农券”,面值分为四圆、二圆、一圆三种。 那时候,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没钱,二没工业,所以这种纸币发行后,并没有人认为它会有多大价值。然而,就是这么一种人们当初并不看好的“纸钞”,却成了如今收藏界的一朵奇葩!
1962年的贰角纸币,背面有“邮电”两个字,属于第二套人民币的辅币,全套四张(含纸分币)。 这套钞票发行的时间是1953年到1964年,在第五套人民币问世之前,这套人民币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货币。 由于使用时间久远,使用量大,这肆张图都被磨掉了痕迹。
“墨”是颜色,“绿”是色调(偏灰还是偏蓝),合起来就是“墨绿色”——介于黑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 我们常说的“绿色的翡翠”、“墨绿色的翡翠”其实是有不同含义的——1. 翡翠有两种成分构成,硬玉(Jadeite) 和钠铬辉石(Pegmatite)。
这个还真有点难度,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是养殖砗磲,部分是加工处理后染色、镀金或者上蜡的,通过眼睛直接辨别很难,即使行内人也经常弄混。
民国三年北洋造袁世凯银币,俗称“袁头”、“袁大头”或“袁世凯” 。于1914年由天津造币厂试制成功,当年发行,以取代清朝末年流通的银元。该币为直颈,胸像,高鼻梁,眼睛微微突起,面庞清秀。此币发行量较大,流传至今比较多,是民间收藏最热门的银元品种之一。目前好品行情在600元/枚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