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翡色和春色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影响翡翠价值的四个主要因素:种水、颜色、透明度、净度(这里只讨论了天然品质完美的翡翠,下同),并看看它们对价值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叫做「冒充」。「冒充」是指以非翡翠的材料或工艺来制作成与翡翠类似的饰品。 按此定义,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玉髓、玛瑙、独山玉等雕刻的饰品都属于冒充翡翠的行为。 这些材质由于与翡翠在外形上十分相似,因此在市场里常被当作翡翠出售。不过,有些东西虽然与翡翠类似,但也容易被识别出来。
清末由于官窑停烧,仿制品十分盛行,民窑的器物上有接胎也有拉胚一次成型的,这一点与其他时期是有区别的,清三代的器物绝大部分都是一次成型。仿品由于一次成型很难达到原器的水平,因此接胎器物较多。一般来说,清末的接胎器物胎体接合处往往能看出明显的痕迹。
我家里有一捆1980年的100元,和一卷1953年的面值为500元的股票(建国以来第一次发行500元的面值纸币),这些钱币我都用软布擦干净放好了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100元的钱中间的地方都发黄了,而边缘地方却很新,请问这样对钱币的价值有影响吗?要怎样保护呢?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没有说出什么种、水、色来问价格啊。 不过既然是散件,我猜应该是种水色都不好的那种吧。 我觉得如果是我的话不会买这种珠子做吊坠的,因为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用不好会非常难看而且不划算。
民国时期的币制相当混乱,有银圆、镍币、铜圆、纸钞等,其中铜圆又分红铜、黄铜质。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开国纪念币”和“袁大头”。 “开国纪念币”就是1912年和1914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所铸的纪念币,分为“壹圆”“贰圆”“中圆”“小圆”四种。
其实,现在缅甸的矿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好料子也越来越少了! 翡翠毛料(也称赌石)的开采过程十分艰辛和有趣;一般有露天开采、坑采和水底采三种形式存在.其中水底采又分为钻孔潜透和落水冲两种形式。
1,说真貔貅开光的,很可惜,现在没有那种真开光的人了(某些寺庙有人搞这个,不过你要亲自去看才行)因为佛教不提倡对物件进行开光,认为那是外道。所谓“百物都具灵性,无需开光”;而道教对物件进行开光,其实也只是施加道法而已,跟神灵无关。
在选购翡翠时,我们有时会看到形状不同的镯子,有圆圈形的、有扁圆形(又称贵妃形)的、还有宽版的...那么这些不同形状的镯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翡翠手镯的宽度一般是指镯子的直径,也就是内外圈的长度。根据手腕的粗细来选择合适宽度的镯子,才能更好地佩戴和保养玉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