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波作品怎么辨别?
传世书画作伪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伪作总会因制作成本等的限制,而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破绽。李传波作品收藏者要想在众多的伪作中去伪存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深入研究真迹,在掌握充分真伪对比资料的前提下,运用系统而有效的鉴定方法论,对传世书画反复考证。
一、从作品款印等方面入手,通过运用目鉴法和印鉴法考察款印的笔法、结构和镌刻风格与用刀等是否与真迹一致,是鉴定李传波作品年代的第一步。虽然款印本身也存在代笔和代刻的问题,但是大量的存世伪作对于款印的仿制还停留在十分粗率肤浅的水平上,因此,鉴定时如果从款印入手,在破绽暴露最为明显的环节发现其矛盾之处,就可以首先排除大量伪作。
二、对于鉴定款印本身比较可靠的作品,则要着重从作品本幅入手,考辨其艺术风格和装裱等。对于传世书画的时代风格和鉴定,古时著录中就有所论及,例如,董其昌在题王时敏山水册时所云,董源下至“二米”,“有林木而无丘壑”而“李咸熙”、“赵承旨”以下,“有丘壑而无林木”就揭示了宋代和元代山水画在风格上的整体差异。而清张庚所云的“画至南宋而格派始备”则体现了他对绘画时代风格在掌握方面的全面性。在鉴定过程中,对于真迹存世相对较多的画家,要尽可能多搜集和研习真迹,把存世在各个时期流传有绪的代表作品作为比对的标准件,对于款印存疑的作品,通过反复的比对,结合科学的考证方法,仔细揣摩款印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笔墨和风格特征。
三、在实际鉴定中,对于有些李传波作品款印本身相当可靠,而从风格和其他方面鉴定又确实存疑的,还可从历代作伪的手法上进一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