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练功石有什么寓意?
清代练功石寓意有:
一,寓意皇帝勤政为民。其实皇帝们只是以此标榜和粉饰太平。纵观清代历史,真正关心、体慰士兵的君主,除顺治帝外,其他帝王可谓寥寥。乾隆帝是唯一能上阵厮杀的皇帝。然而他带兵亲征,不是为了剿平叛乱、救民于水火,而是为了一己的私欲,满足“十全武功”的心愿。所以,作为习武用具的这块皇城练功石,从其最初产生的日子里起就在名与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和悖论。
二,彰显武备和帝王功业。北京城内原设有八旗驻防兵,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京师的上三旗兵额有6万多人。清朝皇帝重视练兵,大内练功石不仅是皇帝的练兵工具,而且也是八旗军队的重要武备。此外,以石为兵器,也是满族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产物。
清代练功石历史:
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清朝皇帝就注重习武活动的开展,而“石球”正是当时清军习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清入关前后的行宫附近,均建有武场以备皇帝习武使用,当时称“打晾”。石球、石墩是“打晾”的主要器械,分别称为“打场子”、“下场子”。
满族入关后。为了适应北京等地新的自然环境,对“打晾”作了改进。将原来用于“下场子”的石墩移到宫内、苑囿和武场附近用来练臂力。这些石墩在北京方言中称为“石锁”,用以训练抓举和持举,所以也有称其为“举石”者,这是“练功石”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