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拿铜做什么?
青铜时代虽然过去,但是人们并没有废弃铜而不用,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铸造钱币
清代,铜依然被大量用于钱币的制造。从顺治二年(1645年)起,清朝开始恢复铸钱,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铸钱一直未停。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所铸的铜钱,都广泛流行于社会上,流通地域极广,而且数量很大,成为当时社会交易的主要货币,人们都习惯上称它为“制钱”。铜板,又叫“制铜”,是从康熙四年(1665年)开始的。雍正时,除顺治通宝以外的五朝铜钱,都改铸了铜板。铜板的铜质、文字、大小,都仿照顺治的铸币。后来,清政府又陆续铸造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铜板及当十、当五十的制钱。
清代的铜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制钱”,另一类是铜元。制钱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铜钱,铜元则是清代的一种铜质的货币。铜元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广东率先开始铸造,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铸造铜元的机构,起初由广东、江苏、湖北、台湾等省,后来扩大到十几个省,铸造的铜元种类繁多,名目各异。当时,我国流通的货币有银元和铜元,铜钱和制钱四种。铜元出现后,制钱和铜板逐渐被淘汰。铜钱和制钱,在清代一直流通到清末。
铜、锡首饰
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把制造金银首饰的工匠集中起来,设作“造办处”,负责皇室生活所需用品、服饰、工艺品、玩具的制作,使清代首饰制造业达到巅峰。首饰多为金、银、象牙、玉器、翡翠、宝石、珍珠等镶嵌成各式花彩,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图案。首饰的材质虽然比较贵重,但款式朴实无华。
至于铜首饰,多用铜和锡制成,有的还镶上银花、银片。有的将翡翠、宝石镶嵌于铜、锡制的首饰上,或将首饰上涂上银粉等工艺,使铜、锡首饰显得美观精致。清代的铜首饰,有发簪、簪子、簪花、簪珥、扁方、扁环、扁圈、花钗、发圈、压领、耳钩、耳坠、项练、围脖、腕饰等。另外,还有用以装饰服饰的镜、镜架、烟具、盆、盒、梳子、发网、小帽、帽花与荷包、香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