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二饼是什么?
关于清代“二饼”,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古代钱币名;其二,是云南等少数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
第一种说法,是“二饼”是一种古代钱币名。明代“大中通宝”小平钱上缘星点有大小两种,分别称为“大钱”与“二饼”。而明代中叶的“崇祯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铜币,其中“二饼”是折二币,铜质较薄,边缘阔,径为2.5厘米左右,重4克多。
第二种说法是,“二饼”在明代贵州地区,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称一元钱为“二饼”。
“二饼”是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的称呼,贵州地区称为“小饼”,“五饼”称“五钱”,百块钱称“十文”,千块钱称“吊”。
云南等地区,对钱币的称呼五花八门。有称“角”,如一毛钱成为一角,四角成为“4角”;一元钱成为“元”,四元钱称四“角”;二角五分钱简称“二角五花”;称“两”,“角”;一块五角钱币称“五角一圆”;“枚”;“枚”与“圆子”混称,“块”;“包”;“担”;“挂”;“吊”等等。
清代“二饼”,是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称呼,与汉语音读不同。明代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使用的“二饼”钱币,就是明代的“大中祥符”小平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