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年双毫多小钱一枚?
银元在近代钱币收藏界可谓风头正劲,国内外、线上线下拍卖中均可见其身影,价格也屡破纪录。然而,与同一时期的钱币相比,双毫元的流失却比较惨重。因为双毫元是中国近代银行经营最低迷的兑取币,且铸造发行时间短,现存量不多。即使曾经拥有过,也有很多币因收藏者目光短浅和无知而被无情地销毁。
双毫元为公元1915年(民国四年)度审联合会提议,经参议院同意,予规定发行。双毫元正面铸英国维多利亚像,左傍有中华民国字样;背中心为币值“贰毫”,外围有花圈,上部有帝国皇冠,下边有地球纹饰。
然而,与同时期制作精美的袁大头、孙小头钱币相比,双毫元的制作却十分粗糙。有读者可能对此感到不可理解,为何由外国商人提议并规定造币图案,此钱币上的外国人像却比较粗糙?
这是因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委托法国盐业银行铸造“银币样币”两枚,英国汇丰银行和意大利芒拿第银行各造银币一枚。经清廷度支部批准,奉户部尚书载泽签批,以试铸的名义将四枚样币分给直、东、闽、浙四省造币厂试铸。因样币镌刻精美,直鲁闽浙四省造币厂无法仿制,只得停止铸行,而英国汇丰银行却将币模售与英国伦敦华威士钱币公司。华威士钱币公司转销给当时香港皇家印钞厂老板布吕诺,布吕诺将币模出售给香港奸商李卓材,李卓材又转卖给英国人康迪。
1912年(民国元年)春节,康迪将样币赠送给粤海关监督吕公望,并谎称是“民国造币总厂出产”。因“贰毫”钱值过低,未能通行使用。而孙中山新政府对此也进行了调查。最终,粤海关将其没收,暂存于关押走私货物的五桂塔。后移存广东省库,再转交广东省造币厂收纳。
广东省造币厂对双毫园进行改进,缩小边缘花纹,重新打造新模,于1915年(民国四年)试铸双毫园一种,正面除有中华民国纪年和袁世凯背嘉禾图外,并铸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像。因造币技术不佳,所铸钱币边缘多为漏印或刻印模糊不堪。1916年(民国五年)又重新仿外国币模试铸,并获部分通过。
由于双毫元铸行时间短,并且历经多次试铸,加上有“乱邦恶政”之痕迹,流通区域小,流通过程中断,被银元收藏者视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