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是什么时候?
“二十二年冬天”,这个时间点,对历史不是很了解的人,也许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事实上,这句话指的是1933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来说说这件发生在二十二年冬天的事情。
叶剑英、李济深、萧德芳、邓演达、蔡延锴、国民党将领范汉杰等61人,发表了一份宣言,公开反对蒋介石“排挤异己、破坏团结”的所作所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六十一人事件”。
这件事情发生在1933年的冬天。当时,蒋介石在全国统一战争已基本获得胜利,但内部纷争不断的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蒋介石为了进一步统一国民党的领导权,巩固自己的统治,与广州的亲蒋介石势力秘密勾结,抓捕以叶剑英、李济深为首的抗日救亡力量61人,叶剑英等人在关押期间遭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
“六十一人事件”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国民党对共产党人以及先进知识分子最为惨重的屠杀。叶剑英等人的政治生命虽然终止在了这年冬天,但这个冬天也正是他们革命使命的起点——无数人奋起反抗、进行学生运动、组织民众进行街头抗议。这种反抗行为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先进知识分子乃至普通人中达到了一个高潮。“六一人被捕事件”,直接激发了后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对于“广州六十一人事件”及“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促成国民政府正视国民党内部存在的对立与矛盾,允许被关押的61名青年地下党员出狱。次年2月,“六大人”中的叶剑英、李济深等20多人离广州去香港;4月,李济深、蔡延锴等又先后到达西安。这样,国民党内部一部分比较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公开反对蒋介石的专制统治,但结局却是出走他乡。
然而,蒋家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李济深、叶剑英、萧德膏、邓演达、陈翰生、陈铭枢、曾养甫等人便以抗战的名义,从海外回国,在重庆分别与孔祥熙、何应钦、张群等“国民政府”要人见面。他们希望提出四项条件:1、公开抗日起义;2、主张在抗战中实行民主;3、实现抗日建国统一;4、严惩亲日派。
起初,“国民政府”对这几位国民党元老的态度也相当诚恳热烈,专门给他们设立联络处,每星期召开一至两次会议,沟通联络国内有关方面,争取群众,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然而,当几人在重庆联络群众发表演说时,公开提出“四条件”时,却遭到了国民党的阻挠。他们一面敷衍应付,阻挠群众集会;另一方面密电各省军政官员“严加防范和取缔”。
这时的蒋介石已经到了病入膏肓、回天无力的地步,他怕这五个人回到广州会给他带去更大的震动与不可预见的影响,为此连忙通过香港《星洲日报》发表了一篇“声明”,其中说道:“……现在国家民族危急兹节,应集中意志,一致对外,犹冰之解冻,无待坚冰碎乃得游鱼之双跃,始信冰融化方有春风之时,鱼飞跃始识泉飞溅之光辉云云。”表面上好像对五人寄予无限希望,实际上是威胁他们若继续反对政府将危及抗战。这番奇谈怪论,使五人大失所望,觉得和国民党政府已经没有调和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