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65年5元是什么材质?
今天,藏友们谈论最多的就是5元票。因为今年就是5元票的百年诞辰。5元票是在1914年(民国3年)开始发行的。当时是作为交通纸币使
用的。5元票正衣衫整洁地躺着,是黑色(草青色)的,正面图案是穿马褂、长衫的2个人,站在桥梁上。背面则是写有“中华民国三 年;关金五元”等字,横写的。之后,经过了多次的改变,到了1928年(民国17年)5月1日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5元票被废止。
到了50年代,人民币票面分为108种版别,其中5元票就占33种。但是,现在的5元票在流通品领域里,较其他币种少了许多。究其原因,是因为自50年代后期,大面额钞票就已逐渐不再 有流通,大多被收藏或保值了。
作为大面额钞票,5元票的面额较其他面额大,收藏投资价值自然高。再就是5元票是20世纪60年代“人民币家族”中
唯一未用过印币图案的。5元票虽然早在1962年就已开始发行,但一直沿用了1953年版的5元票图案。直到1965年4月1日,才用上了自己的新版5元票 图案。
那么,为什么5元票从1962年就已经开始发行,却到了1965年才换新图案呢?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假说的。当时,中国刚和苏联闹翻,中苏关系恶 化了。那时,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致使中国严重缺钱。我国没有钱支付印钞的版税给苏联,于是,我国就停止从苏联进口造币设备。而那时我国的印钞技术还比较落后,造不出高档钞票。于是,我国从1962年起,一直到1978年再次从苏联进口印钞设备,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就印刷了5元票这一款高档钞票。
这里的高档不是说5元票图案如何好。主要原因是因为5元票的原材料是两种!其他面值的钞票只是用 了一种原料,而5元票却用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拾圆”券,材料是“六号 ”线,“六号”用中文大写为“八一”。另一种5元券被称为“二圆”,材料为“二号”。“七号”线。这些数字都是指的是棉钞(或毛钞)的线数。这种 加等符号,一般都是印在钞票的边缝处。而5元票的这些符号还直接印在了票面。如果哪一张5元票没有这些加等号,那怕是万分之一 的几率,这张5元票就是假币。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 负责人民币出版的主管机关。除中国人民银行之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出版人民币”——也就是说对5元票,我们只认中国人民银行出的 版物。而这些年,从上海地区出现了用白色、蓝白色、浅蓝色等颜色的荧光笔(或纸)对5元票进行涂抹,进行装饰以达到美观的目的。有的还写上了 字。这样一来的话,这些5元票就成了“三版”了。这样的5元票自然缺少了原版的神韵。
至于5元票是10元票,这在我国的早期是有的。那是因为在40年代后期,美国发 动了道林计划及杜鲁门主义,欲对苏联等国进行经济封锁。中苏关系恶化,使我国经济受到很大损失。为了弥补这个损失,我国决定对 一些紧俏商品涨价,以弥补对苏联不能出口的损失。其中,对棉布等涨价10%;衣服加价15%;毛织物加价30%;羊毛线每磅加价5美元…… 如此一来,5元票就成为了10元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