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汉字是谁写的?
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货币发行委员会的秘书王益芳,受命主持起草人民币字体方案,要求字体要“美观、易识别、不褪色”,最后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定下了由简体字写成的人民币正楷字样。 当时参与制定汉字方案的有:王益芳、罗静山(南社社员)、马国亮(原中央银行总会计室主任)等三人。为了写好这个字体,他们还专程前往上海,拜访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请他指导修改。最终他们按照沈先生的修正意见完成了人民币字的制作。 不过由于时间关系,这套字体没有来得及印制在钞票上,因此人们很难看到它的真颜。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解放初期发行的面额为10000元的钞票字写得过大过厚的实际情况,委托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研究改进办法时,才第一次见到了这套已经尘封已久的字体原稿。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接到任务后,立刻派吴玉章、罗青竹等人前往调查。他们找到王益芳的后人,从王家找到了整套的字样原件——一共637个字,分12个表格。这些纸张已经有些泛黄,字迹略显陈旧,但字体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端正。
后来这套字体被命名为 “毛体”。因为研制者正是毛泽东。 只是当初设计者原本想体现的是古隶古楷的风味,然而毛主席却用他的笔一改造,成了独具风格的“毛体”。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