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没有什么茶艺?
我听一位前辈讲过他当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时,亲眼见到过“盖碗茶”的招待方式——当然,当时的台湾还在使用民国纪年(1945—1949)。 这位前辈是台湾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也曾担任过国民党部队的上校军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攻打缅甸的时候俘虏了很多中国士兵,把这些俘虏押解到日本后,除了一些残忍的惩罚手段外,日本人还学会了“礼送”这一招。所谓“礼送”就是送给俘虏一杯茶水,这杯茶水很有讲究,是放了茶叶的温热水,不过水温不能太高,以防烫手;杯子也不能太大,防止灌满开水后倒不出来烫手。
日本兵把“礼送”的茶水送到你面前时,你只能接过来喝,却不能端着杯子往回走。这是因为杯中之水既不多也不少,如果你认为太少,可以再要。如果不要则代表你满意并感谢他们的“好意”。 这位老先生说,他曾在台湾故宫博物馆看到过一个展览,里面就有日本人使用的这种特制的“盖碗”,并且旁边还有说明文字介绍这是日本传统招待客人的器皿…… (关于“盖碗茶”的传说还有很多,都是四川、云南一带流传下来的,这里不再详细叙述。我想说的是这些传说中使用的茶具其实与唐代饮茶用的“煮茶”器具非常相像,只不过后来演变成了“冲茶”或者“泡茶”而已。至于“工夫茶”,则是清末民初在福建流行的一种小茶炉和小茶壶冲泡法,这个“工夫”是指茶人冲泡时要投入许多心思,而非指茶具多么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