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多选用什么衣料?
1927年11月6日,当时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在《中央产业计划大纲》中规定: “(甲)纺织业应注重棉之增产与纺纱、织布工具的改良。
乙)皮革工业应着重牛皮及其它皮革之来源及制革工具的改良。
丙)服装材器工业应着眼于呢绒、缎子、绸、棉布、毛毯、蚊帐等制造方法之改进,及新型建筑材料之开发。” 在民国时期,呢绒和绸缎无疑是国民政府推崇的主要面料。
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富绅和地主多拥有自己的织布机,自己种植棉花,纺织成纱,再运往各地印染成各种彩色布匹,满足家里女红和买卖的交易。 这些民间自产的彩布,如果颜色、花纹、款式符合要求,往往就可以直接售卖了,不用交纳任何税费——这是区别于后来国营统收统支、统购统销时期的最大不同之处。 从民国到解放初期,我们可以见到不少地方风俗画中,有织布机、染缸、刺绣等场景,而这也是民国时期时尚界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民国时上海的一本女性杂志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时髦精们都在追求“苏式”风格,所谓苏式就是来自苏州的苏绣、丝线、丝绸,用这样的布料制作出的才是一款真正时髦的女装。 在旧中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原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价格也是非常贵的。以棉为例,英国和美国是当时世界上两大棉花生产国;而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棉花消费国,却只有很小的植棉面积,每年所需棉花有很大比例要从美国采购。
为了抑制外国棉花的涌入,1935年起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棉粮专卖制度,并不断抬高进口关税,以期刺激国内棉花的生产和消费。 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完全起到效果,除了因日军入侵导致1940年后的几年间中国的棉花产量有所减少外,早在抗战前,由于国内人口剧增,对棉花的需求也远远大于供给,因此棉价一直在上涨——这从当时的报纸新闻上可以看出一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