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罐有收藏价值吗?
四系罐是唐代的一种陶瓷器,它一般高约25厘米,口径18厘米,最大肚径40厘米左右。在肩部和下腹部贴塑有一周突起的弦纹带,上、中腹部的口沿和肩部的弦纹带分别饰有盘口和矮圈足,由于这些结构线都是弧线形,所以四系罐的整体造型看起来线条流畅而柔和。这种罐最早出现在隋代,盛行于唐,五代及宋金时期也在继续烧造。 四系罐的胎骨多为灰白色,也有少量为浅灰色或灰黑色。器物内壁往往可见到旋纹,有的还可见到支钉烧造的痕迹(类似现在瓷器底部使用的垫饼)。外壁多以素面为主,但也有少部分会装饰有暗花纹样。
唐代的饮茶之风盛极一时,而这种风气的盛行也直接导致了茶器的流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四系罐应时而生并迅速普及。从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唐代的四系罐多是在青瓷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胎骨较之越窑瓷器更为坚密厚实一些,而且在施釉工艺上也继承了越窑“浸渍”法的特色,即先在陶坏表面施一层淡色釉,然后再喷上一层透明釉,二次烧成后形成内外壁均有色釉的效果。 由于我国古代瓷器主要以单色釉为主,所以这样的装饰效果在当时是非常别致的。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就是,目前发现的唐代四系罐绝大多数都是黄褐色的,而少有青瓷制品,这或许是因为唐代后期越窑的青色瓷釉已经出现了铁褪色现象的缘故,于是人们为了追求青色的效果而在配方上做了调整,增加了氧化铁的比例,这才有了后世人们所见到的黄色系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