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铁锈红釉瓷器价值多少?

干桐桃干桐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初,康熙皇帝十分喜欢朱漆装饰的宫廷家具,于是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烧造这种器型的瓷器以供御用。但当时技术条件所限,这种涂彩工艺不易掌握,往往出现脱落、颜色不匀、褪色等情况 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并确保产品质量,景德镇的匠师们反复实践,终于在雍正时期研制成功一种“铁锈红”着色剂,并应用于红釉瓷器的生产制造之中。“铁锈红”是一种金属色素,呈紫红色,色调深沉而内敛,类似铁锈的颜色;而且它不能完全溶解于釉汁中,而是在釉面形成斑驳的花纹,呈现出类似铁锈沉淀后的立体效果。用这样的原料烧制出来的红釉瓷器,具有色深、纹密且不易褪色的特点。

由于这一特色单品深受皇家青睐,因此其制作程序也极为考究。首先需采用含铜量高的瓷土制作坯胎,然后再经过1300℃左右的高温炼制。为增加红色调的效果,需在上色过程中控温、补温多次进行,最终才能烧制成品。 正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流程讲究,所以清廷才在御窑厂设立了专门负责烧造红釉瓷器的官窑,并由宫中司库监管,工匠们称为“看司”。对红釉瓷器的烧制过程要求非常严格,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匠人负责,每个工序都须符合标准方可进入下一个工序。 除了以上因素外,清季民窑所烧造的红釉瓷器亦不乏精品,这是因为当时民间也有采用铅丹(Pb3O4)作为着色剂的工艺。这种物质在高温下会发出耀眼的蓝光,与铁锈红交织在一起,使红釉显得更亮丽夺目。不过由于使用铅丹作为着色剂的红釉瓷器具有毒性,现在已极少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