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公估银值多少人民币?

戎步路戎步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廷对于银元并没有统一而明确的定价——这主要是因为银元在清廷的财政体系之中处于一种颇为特殊的地位,其作为官方认可并允许流通的货币,但并不属于国家预算资金范围之内。清廷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国的货币发行与兑换。所以在理论上说,清廷并不会也根本不可能去“定”一元的价值。至于民间所谓“定”币值的种种说法,都是不确切甚至完全错误的。 至于说一些网友给出的数据,什么道光年间一百二十文大钱换一块大洋,咸丰元年一两银子换一千文大钱,等等,这些就更不能算是“定”的价值了。因为这无非是说在一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蒸汽机(事实上并没有),或者是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坐的是帆船而不是轮船(当时根本没有船厂能建造动力航行的船只)。这种没有意义的臆测对了解历史毫无帮助,也只能贻笑大方了。

当然,有人会说,上述那些都不是“定”的价值嘛!是的,它们都没有“定”的价值,但是它们的确反映了某一种或若干种金属的价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属价值”或者“实物价值”。比如光绪年间上海洋货市场的棉纱价格每磅大约合银三至四两,用现代计量单位换算成人民币约20元/千克;同光年间甘肃成吉思汗陵出土的金器重1.5公斤,价值白银一万两,约合今天的人民币60万元。这些都是实物价值的例子。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这些“物质价值”虽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些市场物价的水平,但是它们毕竟不是“钱”,因此并不能直接和银圆或者纸币的“币值”画等号。否则的话,我们只要把成吉思汗的金器拿到市场上卖掉,就能得到相当于今天60万元人民币的价值了…… 那么,清廷以及当时的百姓是如何解决货币兑换问题的呢?主要是依靠票号。晚清时期,全国各地有大量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它们通过设在各地的分号将各省的钱庄、票号乃至私塾串联起来,建立起一个以京师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网络,为商业贸易和金融信贷提供了重要的便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