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豆种怎么鉴定真假?
豆种是翡翠中常见的一个品种,由于种水一般,通常把豆种翡翠做在低档的首饰品上。那么,如何鉴别豆种翡翠呢?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豆种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有哪些。 豆种是指晶体结构呈豆形的翡翠,也就是指颗粒状或纤维状的天然结晶体,因为看起来像豆子,所以这样的形状就被称为“豆形”。 用专业的术语来说,豆种的结构称之为“粒状变晶结构”或者“纤维柱粒状结构”。 而豆种翡翠的特点主要是颜色鲜艳,分布不均一;透明度差,且不一样;杂质矿物多,但是分布也不均匀;颗粒感明显,而且有时可见结晶颗粒的形状;表面光泽很强,但是又有一种暗钝的感觉。
不过,尽管豆种翡翠有这些特点,但是在不同的翡翠饰品上,其特点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在手链或者手把件等小件上,由于其整体面积不大,因此豆种翡翠的特点就会比较完整地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在戒指或者挂件等件头上,由于周围被其他材质包围着,部分豆种翡翠的特点就会被掩盖住一部分,表现出不是很典型的特性。 但是无论是表现好还是表现坏,豆种作为天然形成的宝石,是不会消失的,只要掌握了辨别的方法,就可以将假货驱除千里。而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要从认识造假的手段开始。
市面上有许多造假的手法,而最常见的就是染色和灌胶。 染色就是将无色的翡翠用化学药剂染色,使其染成各种颜色;而这种染色剂一般都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掉色,因此用化学染色剂染过的翡翠看上去很有神采。 当然,染色也有区别,比如有的染色是直接浸染,这种染色方法造成的色彩饱和度比较高,显得较为浮夸;而有的是渗入染色,这样染出的颜色就不会很浓,看上去更为自然。 另外,还有漂白注胶、烤色、浸色等方法用来伪造翡翠的颜色,让原本的“素面”变成“艳色”,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除了染色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作假手法叫灌胶。 所谓灌胶,其实就是往翡翠的表面注入液体,这些液体一般是由树脂等有机材料制成的。而注入的这些液体在翡翠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可以增强翡翠表面的光泽,同时也能保持翡翠的湿润度,使它不至于干裂。 当然,这层膜是依附在翡翠的晶体表面的,所以用强光手电照射时,是很难看到里面的晶体结构的,只有一些模糊的光晕。而如果用手摸起来,也会感觉这层膜不那么光滑,有凹凸不平之感。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那些经过人工染色和灌胶的翡翠,其色调和色泽都是不自然的,就像是“浮”在表面的,而没有深度感和通透感。
除了上述两种最常见的造假手段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作假办法。比如用琥珀或者绿松石等其它宝石冒充翡翠,或者是用玻璃仿冒等等。
总之,无论造假者使用什么样的伎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所以当我们在购买翡翠的时候,首先要查看表面的光泽是否自然,其次就是要仔细检查有无瑕疵和裂痕,因为这些瑕疵往往是造假者最难处理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仔细观察,毕竟现在造假技术再高明,总会有破绽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