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有没有豹?

公羊国玉公羊国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结论,古书中记载的“豹”有好几种动物,其中并不包括如今的家猫,而很可能包括今豹、云豹、金钱豹、雪豹等,甚至还有可能是猎豹或美洲豹;而在历史上,这些猛兽大多都在我国华南地区分布,所以它们应该被称为“华南兽”。 在《山海经》里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记载: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这段话描述的可能就是一种长尾巴的小哺乳动物,跟现在的狸很像,但是有鬃毛。有些人根据这种描述觉得这是猩猩或者猴子之类的灵长类动物,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真是这类动物的话,那么应该叫“猩猩犀兕之山”了。

这段文字里的“狌狌”,在有些古籍里写作“邢邢”“形形”“猩猩”,而这些异文都出现在南北朝之前,说明这个字在古代是一个音同字不同的形声字。南北朝时期的学者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统一成“狌”字。其实这个字最早出现的文献是汉朝的《楚辞·招魂》:“兕觥其觩,旨酒思柔。”王逸注:“兕觥,觥中之甚美者也。犀牛角做成的酒杯,角可以弯转。”可见先秦典籍里也有这个字。这个字本义应该是“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的意思。

那么“狌狌”应该就是“形型”的谐音字,指的是一种外形像小袋鼠的动物,会跳能爬树,性情温和,可能还比较可爱聪明,喜欢卖萌打滚,惹人喜爱。古人可能将它养在家里当宠物。 这类小动物有很多现代的名称——小浣熊、赤狐和小熊猫,等等。当然,这都是它们的俗称,正式的学名都是“啮齿目松鼠科”。我们比较熟悉的“八哥”“鹦鹉”“翠鸟”和“海鸥”等,都属于这一科。 而“狌狌”很有可能就是这一类小动物的统称。

这类动物中有一类身材较大,属于“猪尾猴”类的动物,身体类似猴子,但头圆颈粗,四肢短粗,手与趾都有锋利的爪,能在树干之间迅速爬行,这种动物有的长着长长的鬃毛,就像“狮身人面像”那样。 这种动物有个特点,喜欢吃昆虫,甚至能掏洞捕捉蝉。古人可能不知道它们是“啮齿目”的,而以为它们是“食虫目”,遂误认为它们是鼠。实际上,现在生活在我国的“大耳鼯鼠(飞鼠)”就有“狮身人面”的特征,而且爱吃昆虫,所以古人看见它们会以为是“鼠”。而这种动物到了近代被称为“狐猴”也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