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印钞了多少人民币?
2014年,央行公开数据,流通中货币(M0)的增量高达5.79万亿; 2015年,这个数值下降至4.84亿; 2016年,只有2.33亿了; 2017年到2019年,基本维持在2.5到2.6亿之间。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印钞的数量减少了呢? 并不是!因为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手机支付、网购等,导致纸币的流通量减少而存款增加,央行只要发行足够的存款券就能弥补这一空缺。所以印钞数量其实并没有减少,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由 M0 变成了 M1 和 M2 。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自从 2010 年以来,M2 的增速就一直高于 M0 的增速。而且据统计,自2010年至2018年间我国的M2余额增长了4倍多,达到177.72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每年至少新增177.72亿元的人民币。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庞大的数字到底有多少呢?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城市的公交系统使用的是二维码付款,那么每天会有多少现金流动呢? 根据 2018年全国公交出行次数日均10.6亿,平均一个人每天乘两次公交车计算,每天约有5.3亿人正在使用移动支付而不是现金。以每个人每次乘车花费四元人民币来计算,每天将有一百零五亿元人民币通过二维码扫码支付流入市场,而这一金额超过了我国每年新增外汇储备金额的三分之一。 如果某大城市开通地铁移动支付方式,那么每天流入市场的现金将会更多。这些通过二维码或移动支付的方式进入市场的资金虽然看起来是“无中生有”的资金,但实际上都是消费者此前持有现金或银行存款在消费和理财过程中实现的转化。只不过以往这种兑换是通过金融机构完成的,而现在部分地实现了无感和实时转换。也就是说这种货币的增发实际上没有改变社会的总财富,只是改变了财富的分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