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蓝水是什么?
“种” (1)、种,是衡量翡翠质地的标准之一。 “种”是对翡翠的结构、晶粒的粗细程度及分子聚合状态的一种描述方法;一般指翡翠的结构疏松的程度,也就是常说的细腻度,它和矿物的颗粒大小有关。 翡翠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硬玉,其结晶呈短柱状或颗粒状,在晶体与晶体之间以及晶体内部常存在一些微小的空隙(称为裂隙)。当空隙被胶结晶物所填充时,因硬度不同,使得翡翠表现出半透明一不透明的质地。 通常把翡翠的透明度分为3个等级: 透明——肉眼观察时看不到底,有玻璃光泽; 半透明(糯化)一一用食指轻敲玉石表面时,能感觉到声音较清脆; 不透明—肉眼观察时可以看到翡翠底子上有明显的棉絮、颗粒感。从透明度上也可以将翡翠的种分为4级: 玻璃种———全透明,没有杂质,没有裂纹; 冰种———半透明至微透明,质地晶莹透亮; 豆种——不透明,肉质粗糙,肉眼可以观察到颗粒状结构; 油青种————质地较好,但颜色发乌,呈暗绿色。
“地” (2)、地也称底子,是形容翡翠的颜色外观及其通透程度的一个概念,是指翡翠绿色以外的部分,包括色根及底色。地的好坏对翡翠的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人们常常以“地好”来评价一块翡翠的好坏! “地”可以分为: 玻璃地——质地细腻,透明度很好,几乎看不到晶体颗粒的存在,如同玻璃一样; 冰地----质地细润,晶莹透澈,好像冰块一样,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蛋清地——质地细润而通透如蛋清,但色泽不如玻璃地和冰地鲜艳,透明度也不如它们均匀柔和; 糯地——也称作粉地或者浑地,质地比蛋清地略差些,像糯米汤样,显得浑浊不清爽,透明度稍差于蛋清地,具有朦胧之感; 粗豆地——质地粗糙干涩,不透明,色不正,肉眼可看清其中的颗粒; 微粗豆地——质地介于粗豆地和细豆地之间; 细豆地——质地相对细豆地要好很多,肉眼看基本不见颗粒感,透明度和色泽都比前者要好的多; 新坑豆地一一俗称新坑豆种,这种种的翡翠,其质地介于老坑豆种和新坑芙蓉种之间,它的颗粒粗大且结构松散,不够凝滑,透明度也很差; 老坑豆地——俗称老坑豆种,质地细腻紧密,透明度尚可,虽然色调略显呆板,但其水头足,色泽纯正,给人以质朴大方的美感! “色” (3)、除了对翡翠本身的种和水进行分级外,人们对翡翠色彩的评价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翡翠中常见的颜色主要有红色、绿色、黄色、紫色等。由于这些颜色的形成需要相当复杂的过程,再加上受到矿物的成分、含量、结晶程度等的影响,所以同一类颜色的翡翠也会有着极大的区别! 对翡翠的色彩的评价也是根据翡翠色彩的饱和度、分布状况和色调等因素决定的,其中以绿色为最讲究,因为绿色是翡翠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最珍贵的品种。 翡翠的绿色可分为:阳绿色、苹果绿、菠菜绿、墨翠等多种。 在翡翠界内,有这样一种说法:“浓、阳、正、和”。 这四句话概括了翡翠品质的四个标准,即:颜色要浓;颜色要鲜阳;色调要纯正;色调要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