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款中国礼陵是哪年生产?
解放初,醴陵瓷业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58年才逐步恢复。在“人民公社”时期,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陶瓷工业,将几个手工业合作社合并为“陶瓷生产联合社”,共有职工400多人。产品有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和电瓷等,除供应本地需要外,还向外埠及海外出口。 那时候的工艺还不是特别先进,所以产量较低,品种也不多,但质量已经非常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色釉瓷,俗称“五彩瓷”。这种瓷器当时主要出口,因而得以保留完好的外形和精美的图案。
到60年代中后期,随着进口瓷器的不断涌入和民间收藏意识的逐渐苏醒,传统的手工陶瓷制作开始面临困境。尽管有关部门曾尽力组织生产、改进技术并大力推广,但收效甚微。到了70年代末,国家经济开始回暖,国内对日用瓷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此时,因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新技术引入的局限,国内的企业多数仍延续着计划经济时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缺乏创新。 而身处偏远地区的醴陵,却因为一批有志之士的引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新浪潮。
1979年,当时的市委书记邓国洲号召“振兴醴陵瓷业”,并亲自担任第一厂长,创办了“新制瓷厂”(现醴陵市瓷业有限公司)。邓国洲等人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同时坚持自己的创新,终于打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享誉盛名的“醴陵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