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红太阳用什么红色?
用朱磦(peach pink),加少许胭脂(rose madder),调出来的颜色更鲜亮,且符合传统绘画的“三原色”理论——中国古代绘画用赭石(coccus)、藤黄(dipterocarpus)和花青(indigo)为三原色(参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张仲昭辑注的《丹青录》,以及明人吕纪撰写的《绘事琐言》等文献)。现代化学颜料则增加了更多的色调,但这三色依然是现代绘画的三原色; 至于你问的“什么红色”,那可说的就太多了……中国绘画在着色上讲究的是“随类赋色”——根据所画对象不同而采用相应的色彩渲染技法并使用对应的颜料。比如,画草木花果要用藤黄加入花青;而画人体肌肤则多用朱磦调和脂粉染就。
另外,传统中国的绘画是“勾线填色”,即先在纸上画出线条轮廓,再用上述三原色填充描绘的。这种技法要求画家同时具备构图和着色的能力——“熟笔墨”者往往可以得心应手。而数码绘画却倾向于“平涂浸染”法即用类似油漆涂抹的方式整体覆盖,然后再调整色彩关系。这种方法更适合电脑软件技术操控,而相对忽视了传统的勾线技巧,因此会给人一种“素描底稿”或“线条单调”的视觉印象。 其实,中国传统绘画并不单纯追求“色彩鲜艳”而是更注重“墨分五色”(参阅徐悲鸿论述“笔法”的文章)即通过调整黑、白、灰的色彩比例来取得浓淡相映、阴阳向背的画面效果。所以,你看那些古画里的山不是漆黑的,水是清澈明亮的,云是灰蒙蒙的,树是模糊朦胧的——所有这些,都是依靠笔触的大小、方向、疏密来实现的。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留下的这些绘画作品,确实可以发现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造型上的失误、对光影明暗理解上的偏差等等……但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毕竟,在中国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眼中的“六艺”之中并无“色彩学”这一科目;他们并没有专门学习过色彩配制的科学方法。
虽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关于色彩的搭配原则(如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论妆束》里就介绍了唐代女性的面部妆容:“薄薄施丹采,娇娇弄翠屏。”)但他们并不能把这些经验复制到创作实践当中去。于是,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现在看起来“十分奇怪”的颜色搭配,例如,明代人物画里常常出现“大红大绿”的配色,而清代宫廷画里又出现了“满幅灰蓝”的创作倾向。这除了受到当时工艺制作水平的影响外,恐怕也跟文人阶层缺乏系统色彩学知识的传承有关。 (顺便说一句:我这里所用的“色彩学”一词属于狭义概念,是指“光学色彩”,与“物质色彩”(physical coloration)即自然界真实存在着的万紫千红相区别) 总之,对中国古代的绘画,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如果非得提出些什么改进意见的话,那就是多谢不吝指教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