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古窑还有吗?

阿萱心阿萱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大名窑”,这个提法其实是在北宋以后才开始出现的。 据宋人赵明诚所著《金石录》记载:“定窑……宋属定州,故曰定窑。”“耀州窑……本在遂州,唐末始烧,五代及宋益盛。”“汝窑……即汝州之窑也。”(按:今天河南平顶山市的汝河古称汝州) “官窑……”此官窑非彼官窑,指的就是今天的陕西凤翔县南星村出土的唐代窑址——这里曾经发现过唐代宰相裴休的女儿裴氏的墓志铭(裴休是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存世三十首,多纪述朝廷之事与功德,风格类似韩柳)。墓志中记载了裴家的一件珍贵用品:“仪鸾司进玉壶一件,花瓷碗二,花瓷碟三。”这“花瓷”其实就是现今人们所说的“唐代青花瓷”。

宋代人提到的其他的几个窑口,今日依然有名。比如磁州窑(今河北邯郸市)、景德镇窑(属今江西省)等。唯独“五窑”中的最后一窑“哥窑”,至今找不到任何痕迹。 那么,为什么“哥窑”找不到呢? 因为“哥窑”其实是古代工匠杜撰出来的名字——“哥哥”的意思是指那些技艺精湛的窑工自己烧制的瓷器,而“姐窑”则是指技艺差一些的窑工的瓷器。所以宋代人的笔记中才会有“兄窑、弟窑”这样的词。

到了明代,人们仍然习惯用“哥窑”来称呼那些颜色深黑的瓷器,如“哥釉”或者“哥窑釉”,并沿用至今。

但明代的“哥窑”已经和宋代的“哥窑”不是一回事了!因为这种对颜色的称呼变化,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古代的窑工在烧制过程中添加了不同颜色的矿物料,以此得到各种深浅不一的颜色,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的审美需要。 而最著名的添加矿物的案例就是建盏的出现。

宋朝人喜欢喝茶,于是茶具中的“盏”就非常考究。据说当时的福建路(今福建省)共出产四十多种颜色的“盏”,这些色彩艳丽的“盏”,除了用来泡茶,还是鉴定是否正宗的好东西。据说用茶末放在“盏”里,再用沸水浇注,如果出现了水色清碧而茶香扑鼻,那就是正宗的茶叶末子;而如果出现“乳浮盏面”的情况,那就说明盏的质量不错。

不过,这里的“盏”其实是“杯”的意思——宋代的茶盏和现在的杯子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随着饮茶之风在民间的盛行,一些普通的杯子上也有了“盏”的特征——也就是带上了彩色。这些色彩当然又是来自于窑工的巧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