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翡翠如何辨别真伪?
1,颜色 天然翡翠的颜色是由晶体间色素颗粒均匀分布造成的,无论色块大小、分散状态如何,其颜色都有浓有淡;而假翡翠大多采用染色处理,颜色单调,往往一块手镯或挂件仅有其中一种颜色,且多染在表面,用放大镜可以发现颜色的聚集。
2,结构 天然翡翠是硬玉岩(透闪石),具有纤维交织的结构。这种结构不是单个分子相互连接而成,而是大量细小的纤维状矿物集合体相互交织在一起。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就能很明显地看出这种结构。 如果看到的手镯或者挂件内部全是纤维交织的结构,那就可以断定是天然的。但要注意,有些B货或者C货经过酸洗的处理后,也会呈现出纤维交织的结构,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这个来判断。
3,光泽 天然翡翠质地细腻,光泽柔和,呈油脂或者玻璃光泽,而假翡翠多为人工注胶填充或者塑料仿制,故此光泽较为暗淡,有的还会有反光感。另外也可以观察硬度,天然翡翠硬度较大,用指甲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而假翡翠通常硬度很低,指甲一刮就容易染上颜色。
4,声音 真翡翠用刀轻轻敲击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假翡翠或为次品则发出的声音相对较低闷。如果拿在手上摇动,天然A货声调保持不变,如果是假的,或是质地不好的,就会听见里面水声音或者是噪音。这是由于天然翡翠内部结构致密,质量好,所以声音听起来就比较清脆明亮;假翡翠或者质量差的翡翠,内部的杂质矿物质颗粒较大较粗,所以声音听起来就相对比较闷、比较低沉。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假冒翡翠有:染色翡翠(俗称福绿花、假翡翠仔料)、 electrocolor翡翠(俗称B+C货翡翠),玻璃制品、石英岩玉(马来玉、京玉)、岫玉、独山玉、蛇纹石玉、葡萄石、马来玉和尖晶石等。
这些充伪制品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均低于翡翠,但肉眼鉴定不难区别。除染色翡翠、大理石翡翠和电色翡翠外,其他假冒翡翠的鉴定均可按天然玉石的鉴定常规进行。
天然翡翠如何辨别真伪?
1、看翡翠的光泽,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B货翡翠的表面经过充胶处理,所以B货翡翠的表面光泽玻璃光泽弱一些,胶体有弱的树脂光泽。C货翡翠由于染了色,表面还经过了酸洗,所以C货翡翠的表面有一层“胶漆”感,有弱的蜡状光泽。
2、看翡翠的内部,由于翡翠具有一定的结晶颗粒,由许多小晶体组成,因此透光观察,内部有“朦胧”的结晶颗粒感。有的还有粒状、纤维状、柱状的“结晶团”。B货翡翠内部则是一团团灰暗的胶体,没有“朦胧”的结晶颗粒感。C货翡翠由于经过酸洗染色,因此透光观察可清晰的看到“纤维组织”现象,此外酸洗染色还会沿裂隙进行,因此通常在C货翡翠上可以看见“绿线”。
3、看翡翠的颜色,鉴定C货翡翠时颜色是重点。翡翠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在透明度高的翡翠中,颜色呈丝络状、脉带状及斑点状分布,在透明度差的翡翠中颜色成浸染状分布。C货翡翠的颜色不自然,给人感觉呆滞,通过透光观察即可清晰的看见颜色是“浮在”翡翠的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