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超市怎么说?

杨一一杨一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见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值得深入地去探讨,但是恐怕很难有让人完全满意的答案。我尽量把问题分析得更细致一些,但毕竟能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现在社会上一般认为: 中国书法=汉字书写(手写)+书法艺术(印刷体)——《书法》杂志主编刘洪彪语 这样的分类固然可以,但也可能并不准确、不全面。因为: 一、“汉字书写”这个概念的外延非常广阔,它既包括日常的信件、公文、笔记等手书的文字内容,又包括题字、匾额、刻石等审美特征明显的文字内容;它还包括不同字体、书体的演进过程和表现形式等等;所有这些内容的总和,就是广义上的“汉字书写”。而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写字”,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 如果说要开一家“书法超市”,那么我觉得上述这些内容都可以考虑纳入进来。(不过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必须有所取舍。)

二、“书法艺术”这个概念则显得宽泛而又模糊。因为从字体而言,我们现在的主流字体,即所谓“简化字”,其实早已被“书法化”——所有的文字,不管书写难度如何,基本上都已经具备“笔画”与“字形”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现代书法家孙伯翔曾说:“汉字书法化的进程,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历程……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本身就是一种书法字体。”换言之,现有的汉字书写,本身就融合了“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两者的元素,我们无法割裂地讨论其中的任何一项。

三、“手写”与“印刷”这两个概念的涵盖范围更容易把握。现在的问题在于:当我们谈到“手写”的时候,到底是在谈论什么?是仅限于信札、试卷、草稿纸上的私人书面语言呢,还是也包括了石刻、砖刻、摩崖、碑林中的公共历史性文本?后者无疑拓宽了这个概念的外延,给“书法超市”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同样,“印刷”的概念也是如此。目前大多数书店里销售的印品,如杂志、报纸、教材、漫画等,大多都是由机器批量生产,其文字的编排几乎都不符合我国的规范字体,所以往往又被称为“仿宋体”“黑体”“楷体”等等。如果我们要开一家书法超市的话,显然也应该把这一类印刷品考虑在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